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第五期)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
第 5 期
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 二○○四年三月二十二日
2004年2月底至3月上旬,四川省先后在成都、内江、绵阳3个地方召开了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试点工作片会。至此,四川省普查领导小组、普查办公室完成了对全省21个市、州和187个区、县的普查动员、工作安排和业务培训,参加会议和接受培训人员达到450余人。普查试点工作在四川省全面启动。
目前,四川省普查工作进展情况良好。总体有以下特点:1.市、州及区、县的同志在第一时间向各单位领导和当地政府领导做了工作汇报。2.联合有关单位,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和普查办公室。3.出台了普查方案和措施,任务落实到单位、人头。4.对基层普查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5.积极争取当地财政的支持,一些市、州已做出财政预算或在体彩公益金中做出安排。6.一部分普查员已经走入第一线。
内江、自贡、安岳、绵阳、雅安、甘孜、渠县、邻水等地的主管部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先后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下发了工作计划,提出了工作要求。
内江市体育局召集全市所辖的5个区、县文体局分管领导和普查员,就全市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要求普查工作必须做到“一个建立”,即建立普查领导小组;打好“两个基础”,即召开好各地相关部门领导协调会和普查员培训;“三个要求”,即一是“不重不漏、全面准确”;二是必须从彩票公益金中拿出部分资金,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各区、县必须在4月15日前保质保量完成辖区内的体育场地普查并上报市普查办。
安岳县下辖69个乡镇、937个村,幅员面积2700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95%以上体育场地归属学校,普查难点在村级小学。为此,县普查办确定了“三线一点”的工作方案,即:第一线由教育局牵头,组成以管委教办体育干事、高完中学校领导参与的普查队伍,重点搞好教育系统特别是村小的普查;第二线由乡镇政府牵头,组成以文体专干为主的普查队伍,抓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普查;第三线由文体局牵头,文化体育市场稽查队充任普查员,抓好文体娱乐健身场所的普查;以县普查办为汇总点,收集三线报表,严格把关审核,完成上报任务。
3月8日,在绵阳片区会议上,巴中市文体新闻出版局就地召集参会的各区县体育股长、分管副局长,对全市普查工作的宣传、组织、经费、人员培训、工作进程等作了全面的部署。9日,市体育局听取汇报后当即决定:1.争取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成立市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2.立即制定普查方案;3.经费落实,除用好省体育局所拨经费外,还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把本级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各区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三是市里拿出部分体彩公益金,争取以奖代投入的方式给各区县补助。10日,市政府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出台了《四川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巴中市实施方案》。11日,《方案》下发至各区县体育部门先期施行。
成都片区会议后,雅安市体育局立即向市政府做了工作汇报,并成立了由市体育局局长李勇为组长、梁晓鹰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局分管副局长为成员的市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目前,雅安市的普查计划已下发到各县,要求各县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并要求各县每周上报一次工作进度情况。各县政府对普查工作非常重视,都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并积极争取县财政解决专项资金。为把工作做到位、做扎实,荣经县专门举办了培训班,对乡文体专干及学校普查员进行培训;汉源县由文体局高霞副局长亲自带队,深入到乡村逐一登记;石棉县由张副局长带队,先城区,后乡村积极展开普查工作;天全县将各单位抽调的一名普查员分成五组,分片开展普查登记;宝兴县安排了经费、专车,抽调文化股的同志协助,于3月9日全面铺开普查工作,对乡镇、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私营业主一个不漏地进行普查。目前,普查任务已完成近一半。
甘孜州成立了由体育局、财政局、统计局、工商局、教育局、文化局、旅游局等9单位组成的甘孜州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设立专职人员负责全州的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并结合甘孜州的实际,制定了《甘孜州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实施方案》,报经州人民政府同意后,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下文各县文体局。针对甘孜州地广人稀、体育场地少、体育经费不足、人员难以集中的实际,在各县设立了业务强、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专职联络人员负责此次普查工作。
渠县是一个近140万人口的农业和文化大县。为了搞好普查工作,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召集9个相关部门开会传达全省体育场地普查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渠县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制定了县普查实施方案。从县情出发,指定文体局机关8人、县业余体校专业技术人员8人、16个镇为片区的16名优秀体育教师共计32人组成普查工作小组,进行实地普查登记工作。3月11日至13日对普查员进行了培训,同时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指定专人负责,协同配合。
邻水县认真贯彻落实省体育局关于开展“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的会议精神,切实加强领导,做到安排“细”、行动“快”、时间“早”、措施“实”、责任“明”。一是成立了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二是结合实际制定了详尽的普查方案;三是对各级、各部门、乡镇、学校明确了责任,务必做到详、尽、细、真、实;四是落实了普查经费5万元;五是对各部门、乡镇、学校普查人员进行了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习。
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试点的要求,四川省已制定、下发了《四川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实施方案》。《方案》对指导思想、普查目的、普查范围、普查内容、普查表式、普查标准时点、组织机构、进度安排、质量控制、普查经费、奖励和惩罚等做出了明确要求。
四川省在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试点工作中,为了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和普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普查数据质量,进一步推动普查工作的开展,确保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场地普查办公室制定并下发了《四川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基层单位和普查人员评比表彰办法》。
《办法》规定,各市、州、县体育局(文体局)和从事基层填报的普查人员,均可参加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比。单位评选设先进集体奖,个人评选设先进个人奖。
(古柏)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5号 邮编:100763
电话:(010)67133282或67111158 传真:(010)67111158
电子信箱:wenqiang2008@sina.com
报送: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成员。
分送: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成员。
发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局。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第5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