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经营现状的对比研究

结项摘要

1研究目的

本课题以我国滑雪产业的两大核心区域,即黑龙江省和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滑雪场的经营状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黑龙江省和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滑雪场经营状况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者的优势和劣势、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它们能够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并为今后雪场的建设和经营提供直接的经验和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为政府今后科学规划、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两个地区的滑雪场经营现状进行对比研究,选取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10家滑雪场和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10个滑雪场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访谈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为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概述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此部分对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20个滑雪场从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气候条件、投资主体、背景介绍、雪场雪道情况、硬件设施、滑雪学校和餐饮住宿九个方面作简要概述。

3.2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经营现状的研究

3.2.1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经营的基本情况的对比研究

3.2.1 .1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气候条件的对比研究

1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雪期对比表

 

地区

雪期起始时间

雪期历时

黑龙江省

11月中—次年3月中

4个月左右

北京市及周边地区

12月初—次年2月中

2.5个月左右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最北方,天然条件得天独厚,地处中温带,属湿润性季风气候,拥有丰富的雪资源。黑龙江地区滑雪场年积雪期长,一般为120天,从每年的11月中旬到次年3月中旬均可以滑雪,有些滑雪场比如亚布力滑雪场积雪时间长达150天。

3.2.1 .2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雪道情况的对比研究

2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雪道落差及雪道数量对比表

 

地区

雪道落差(米)

初中级道数量(条)

高级道数量(条)

黑龙江省

300

3

2.3

北京市及周边地区

200

8

1.2

    从滑雪场雪道对比情况看,黑龙江省滑雪场雪道落差平均达 300,山形地貌较好,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从雪道数量来看,北京的初中级雪道数量多,达到平均每家雪场8条,而黑龙江省只有3条左右,如果从接待普通游客考虑,黑龙江省接待能力远不如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但是从高级道数量来看,黑龙江省滑雪场数量及质量上明显占优势,接待滑雪发烧友能力强,也从侧面说明黑龙江省滑雪场起步较早,有些雪场在持续发展。

3.2.1 .3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硬件设施的对比研究

3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雪道索道和雪板数量对比表

 

地区

索道条数

雪板数量(副)

黑龙江省

5

1000

北京市及周边地区

9

3000

从表3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滑雪场的索道条数和雪板数量均比北京少,从接待游客能力上看不如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从滑雪场的硬件设施条件来看两个地区滑雪场相差很大。

3.2.1 .4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配套设施的对比研究

从餐饮、住宿条件比,黑龙江大型滑雪场条件较好,部分滑雪场条件较差,而北京几家大型滑雪场的条件几乎达到星级宾馆标准,从总体看黑龙江省滑雪场住宿条件与北京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持平。从餐饮接待能力看,黑龙江省滑雪场与北京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餐厅一般能容纳1000人左右同时就餐,而黑龙江省滑雪场餐厅平均容纳300人左右同时就餐,因此就餐饮接待能力来讲,黑龙江省滑雪场远不如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

3.2.1 .5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投资主体的对比研究

4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投资主体对比表

 

地区

黑龙江省

北京市及周边地区

滑雪场数

百分比(%

滑雪场数

百分比(%

政府投资

5

50

0

0

   

5

50

10

100

           

从投资主体看黑龙江省多数大型滑雪场都是由政府出资兴建,并由政府管理,典型的代表有亚布力滑雪场和哈体院高山滑雪场,这与北京有极大的不同,北京市及周边所有滑雪场是民营性质。

3.2.2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相关因素的对比研究

3.2.2 .1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消费群体的对比研究

5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一次消费群体对比表

 

 

周末日均接待游客数

本地游客百分比(%

外地游客百分比(%

黑龙江省

800 1000

45

55

北京市及周边地区

1500 2000

90

10

从表5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接待游客的数量从均数上来看不如北京滑雪场,周末接待游客能力不如北京及周边地区滑雪场,这与北京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有关。

3.3.2 .2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门市价格的对比研究

6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周末门市价格的对比调查

 

 

2小时(元/人)

4小时(元/人)

全天(元/人)

黑龙江省

100180

160300

200480

北京市及周边地区

120180

180240

340360

从两个地区滑雪场消费来看,黑龙江省滑雪场消费明显高于北京周边地区,因为黑龙江省人均收入要比北京人均收入低很多,所以综合看黑龙江省滑雪场收费高。

3.3.2 .3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滑雪学校的对比研究

7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滑雪学校的对比调查

 

 

教练员数量(名)

其中持证上岗(%

有教学教案、大纲(%

黑龙江省

20100

40

40

北京市及周边地区

40150

60

100

从滑雪学校教练数量上看,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教练人数多,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教练持证人数多,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教练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教案,培训正规,对滑雪初学者的培训重视程度远远超过黑龙江。最重要的是从经营角度看,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把滑雪学校当作一块重要的收入来源,非常重视。

3.3.2 .4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经营模式的对比研究

在经营模式方面,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有先进的经营理念,他们将在其它行业中成功的经营理念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运用到对滑雪场的开发与建设上:对滑雪场的投资力度大,雪场建设的配套设施标准高、起点高、服务项目全;注重对在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重视广告宣传,一家雪场每年用于宣传的费用可达百万元;滑雪场与旅游、休闲、娱乐、度假相结合,四季旅游项目齐全,全年都可以接待游客,雪场经营状况良好。

3.3.2 .5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管理水平的对比研究

黑龙江省滑雪场的管理水平不高,系统服务质量低,处于初级阶段。服务不配套、不规范,不能与国际接轨。管理层含金量不高,不能适应滑雪场的特殊要求。北京市周边滑雪场所有管理人员均为商业管理人员,精通商业行为,管理水平较高。

3.3.2 .6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人力资源的对比研究

北京地区滑雪场从选用人才方面优于黑龙江省,他们选用的人力资源多是在其他雪场有过工作经验的,这些人要么精通管理,要么清楚滑雪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能够在工作中及时回避问题,这使得北京地区滑雪场有优秀的人力资源储备;另外北京地区滑雪场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再学习,调查中发现几家滑雪场的部门以上经理每年均有出国学习的机会,不停的深造、学习,这给他们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保障。

3.3.2 .7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经济效益的对比研究

8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盈利与亏损一览表

 

地区

黑龙江省

北京市及周边地区

滑雪场数

百分比(%

滑雪场数

百分比(%

盈利

4

40

8

80

亏损

2

20

0

0

持平

4

40

2

20

           

在调查中, 滑雪场一般把盈利或亏损额视为商业机密不愿透露,因此不能获得滑雪场的总资产和利润这些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但结合访谈资料及与一些滑雪场管理者的交流了解到,多数黑龙江省滑雪场不盈利。从表8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有40%的滑雪场盈利,60%的滑雪场处于持平和亏损状态。从经营收入看,黑龙江省私营滑雪场可以达到盈利的目的,赢利的雪场主要集中在个体经营的小滑雪场,中等以上滑雪场如计算折旧等成本,赢利雪场甚少。大部分滑雪场收支持平,很难盈利,还有些滑雪场比如铁力日月峡滑雪场在勉强维持。

在这方面黑龙江省和北京地区滑雪场差别巨大,黑龙江省滑雪场劣势明显,北京滑雪场凡是正常营业最差的都可以自给自足,大部分可以赢利。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有代表性的滑雪场瞄准了滑雪市场的商机,按照星级标准投资建设,对滑雪场的资金投入大,建设标准高,相关配套设施较好,相关设备比较完善,交通便利,每年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3.3.2 .8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政府政策的对比研究

北京及周边地区滑雪场属于保护性开发,他们对滑雪产业的发展有着长远规划,利用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综合利用,综合开发,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每家滑雪场的申请、审批都严格控制,建设滑雪场的起点高,充分利用现有的山体资源,努力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对滑雪场进行改造,提档升级,大部分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2 .9 黑龙江省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滑雪场对比存在问题的研究

3.3.2 .9.1滑雪市场比较混乱,滑雪场规划、建设、管理均处于无序状态

3.3.2 .9.2经营理念与管理手段落后 

3.3.2 .9.3滑雪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黑龙江省具有更加丰富的滑雪资源,山形地貌好,积雪期长,自然条件优势明显,滑雪市场潜力巨大。

4.1.2 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滑雪场在基础设施和管理方面优势明显,初中级滑雪道多,接待普通游客能力强。

4.1.3 北京的滑雪市场较规范,而黑龙江的滑雪市场较混乱。

4.1.4 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滑雪场依托消费能力较强的北京市民,客源稳定,而黑龙江省的滑雪场则主要依靠外地游客,客源的稳定性差。

4.1.5 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滑雪场经济效益普遍较好,而黑龙江省的滑雪场经济效益参差不齐。

4.2  建议

4.2.1   两个区域的滑雪场应相互借鉴经验,加强沟通,互相学习,成立产业论坛、行业协会,建立交流的平台。

4.2.2   两个区域的政府相关部门应主动接触,建立对话和交流机制,相互学习。

4.2.3  国家有关部门应将滑雪产业的发展纳入国家统筹的框架内,并会同各级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共同研究滑雪产业的发展规律,对全国范围内的滑雪场进行长远规划和布局,立足全国,科学制定当地滑雪产业的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加强依法管理,强化政府对滑雪产业的管理职能。

4.2.4   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滑雪场应遵循市场规律,逐步民营化。

(原文下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