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吴立官:扎实做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 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伴随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省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内到外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门类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体育产业家底不清、胸中无数,既影响相关政策制订出台,也使体育行政部门对体育产业的指导和推动工作缺位。因此,做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既是体育行政部门摸清家底、加强对体育产业指导的需要,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下面,我按照会议通知要求,将我省开展体育产业统计调查情况及调查结果和下一步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体育产业,既是扩大社会体育资源的有效方式,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的重要补充。当前我省体育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体育彩票公益金筹集使用效益显著,初步形成了以体育用品服装鞋帽为支柱,体育场馆为依托,体育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为支撑,体育中介和技术培训市场初步发展的结构体系。据统计,2008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967.15亿元,从业人员55.64万人,创造增加值319.0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2.95%,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5%,体育产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省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为5.73万元/人,比上年增加0.85万元/人,比全社会劳动生产率高0.53万元/人。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体育产业已逐渐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育制造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作为体育产业相关层的体育制造业是我省体育产业的支柱,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2008年我省体育制造业从业人员51.5万人,总产出924.34亿元,实现增加值295.42亿元,占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的92.6%

(二)体育销售业实现稳步增长。2008年我省体育销售业从业人员1.1万人,总产出24.15亿元,实现增加值13.67亿元,占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的4.28%

(三)体育服务业发展初具规模。作为体育产业核心层的体育组织管理、体育场馆管理、体育健身休闲等初具规模,呈现稳步发展态势。2008年体育服务业从业人员2.54万人,总产出12.88亿元,实现增加值8.29亿,占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的2.6%

(四)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近年来,全省体育场地建设的数量和规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建体育场地不断增加,各地体育设施建设也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省级—市级—县级—镇级”四级体育场地设施体系。2008年全省体育场馆建筑完成投资5.78亿元。

(五)体育彩票销售量再创新高。2009年,福建体彩认真宣传贯彻《彩票管理条例》,紧紧抓住“产品、渠道、品牌”三大重点,落实扩大“三公”布点,加强站点整改,提高服务质量,创新玩法,加大市场推广力度,联动地市形成合力,强化公益宣传,提升品牌。在保证安全运营的前提下,2009年的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34.8亿元,市场份额继续名列全国第一,终端机数首次突破4200台大关,筹集公益金首次超越10亿元。

(六)体育品牌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撑。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品牌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虽只举办了短短的7届,其在赛事规模大、影响大、效果好、国际性、文化性、群众性和对台特色上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已成为中国田径界的重大体育赛事。在体育用品方面,福建企业经过多年努力,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如安踏、特步、361度、乔丹、匹克、七匹狼、金莱克、洪星尔克、斯舒郎、万年青、舒华等,成为我国体育用品的领军品牌,拥有26项国家级体育运动品牌,培育出了37项国家免检体育产品和43项福建省体育名牌产品、著名商标。

二、扎实做好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工作

由于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是一个独立核算的门类,统计部门没有现成数据;而当前体育主管部门和社会投资主体对掌握体育产业信息和发展动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北京奥运会后,总局及时部署开展了全国体育产业专项调查工作。这既是体育部门改变体育产业工作“家底不清”“胸中无数”的状况,也为推动体育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提高体育产业工作水平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我省通过积极筹备、精心组织,圆满高质量完成专项调查工作任务。在完成专项调查后,联合省统计局研究制定福建省体育产业统计制度体系,积极开展年度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工作现将我省开展体育产业统计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省统计局等部门大力支持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工作,接到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体育产业专项调查通知后,就召集相关人员部署专项调查的筹备工作,研究制定专项调查实施方案。为此,成立了由省体育局局长徐正国为组长,省统计局副局长张福坤和省体育局副局长吴立官为副组长,省体育局、省统计局有关处室及福建师大有关领导为成员的省专项调查领导小组。专项调查工作由我局牵头,省统计局、福建师大等单位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和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积极参与专项调查工作。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各级各部门从上而下构建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了一套指挥有力、运转协调、沟通顺畅的调查工作组织领导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全省专项调查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

(二)精心组织,扎实有序推进专项调查工作

具体组织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认真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实施方案。为了保证专项调查的科学性、可行性,我局按照《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省现状,在前期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调查的目的与任务、调查范围与对象、调查原则与方法、调查组织实施、调查表式及发放、调查进度安排、奖励和处罚等八个方面,制订了《福建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实施方案》。同时委托专家针对福建省体育产业的特点及需要,制定了多种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为后期数据开发打下了基础。

其次,及时组建精明强干的统计调查队伍。经过精心筹备,及时成立了专项调查办公室,组建精明强干的专项调查队伍,从省体育局、省统计局、福建师大等单位抽调业务精、有责任心的同志到专项调查办公室,全面负责专项调查的组织实施。专项调查办下设综合协调组、统计核算组、专项调查组、数据处理组、课题研究组五个组。搭建合理的组织架构,同时建立健全考核管理办法,责任到位、责任到人,为顺利完成专项调查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三,明确专项调查各单位的责任分工。为了充分发挥各单位优势,通过责任分工来开展专项调查工作。省体育局全面负责专项调查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关系及数据库资源开发应用;省统计局主要负责建立名录库、抽取样本、数据推测算和数据处理及技术支持;福建师大主要负责专项调查具体组织实施、数据录入、汇总、审核。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积极参与专项调查工作。

第四,扎实推进专项调查组织实施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将调查工作分成准备阶段、组织实施、检查验收、数据录入处理、分析总结表彰、课题研究等六个阶段。为使专项调查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按照系统科学的方法,注重专项调查工作进度安排,并把每个阶段工作内容进行细化,使全程六个阶段的工作任务都有明确要求、量化指标和时限规定,形成了全省同步、上下一盘棋的良性工作格局。

第五,加强沟通协调促进专项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各参与单位之间建立起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以确保专项调查工作顺利完成。每周召开专项调查工作例会,相互交流经验,及时沟通协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报请局领导协调解决;省、市、县三级建立起联络员制度,构建顺畅的上下级之间的联系渠道,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也要及时沟通协调,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六,做好宣传报道争取支持帮助。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进行充分的宣传报道,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向全国专项调查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了解和掌握全省各地工作进度和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同时通过编制工作简报、福建体坛网、《海峡体育》杂志跟踪报道专项调查工作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工作,使专项调查工作获得广泛支持帮助。

(三)紧抓调查质量,确保专项调查数据无差错

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败。为保证调查质量,我省从一开始就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针对各个阶段工作重点提出具体要求,把质量控制贯穿于调查的实施方案、业务培训、调查登记、收表审表、实地检查、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等过程。同时通过责任落实到人,把好培训关、填表关、录入关、审核关,确保数据不重、不漏、不错。因此,我省较圆满完成统计调查任务。

三、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体育产业作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当前要立足省情,根据福建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编制体育产业发展专题规划,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以点带面,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逐步完善体育产业结构与布局,促进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建立起长效的体育产业统计机制。继续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总结分析第一次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重视并利用好统计分析成果,进一步形成较为规范的体育产业统计制度。依据国家统计局、体育总局制定《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在专项调查的基础上,联合省统计局研究制定《福建省体育产业统计制度》,逐步建立符合我省体育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科学可行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后在经济普查年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推测算体育产业数据,在非经济普查年通过开展调查和推测算等方法获取体育产业数据。今年任务是联合省统计局做好2009年度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工作,完成20042009年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报告

(二)要做好统计调查数据开发和应用。研究制定了《福建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资料开发应用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委托专家对《福建省体育产业竞争力研究》、《福建省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福建省体育服务业与其它现代服务业比较研究》、《福建省体育、文化、旅游三业互动通路与机制研究》、《福建省体育场馆资源配置与建设发展研究》、《福建体育产业品牌现状研究》《福建省体育健身休闲活动运营状况探析》等16个课题研究,为加快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出谋献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