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体育局:积极融入“两圈”建设 拓展体育产业空间
![]() |
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在服务和服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积极拓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下面将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抢抓“两圈”建设机遇,把体育产业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两圈一带”是指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其中,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9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2007年12月14日,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继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又作出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把鄂西地区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推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湖北东西部相对均衡发展。“两圈”建设,为湖北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2007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两圈”建设为平台,积极、主动的把体育融入到“两圈”建设之中,积极推进体育与经济、文化、旅游的结合,拓展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
2010年4月,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在神农架滑雪场二期工程考察报告上批示:将神农架滑雪场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好。这标志着神农架滑雪场二期工程建设正式启动。神农架滑雪场项目是近几年湖北省体育产业项目中的一个。2007年以来,在“两圈”建设的大力推动下,湖北省相继建成和规划了一批有影响的体育产业项目,包括投资6亿多元的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投资1.6亿元的湖北省国际水上运动训练竞赛基地,总投资50亿元、年产值60亿元的“李宁(荆门)工业园”等。同时,区域面积达1282平方公里的大梁子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占地5000亩的体育高新技术和休闲产业园、神农架滑雪场二期工程、恩施体育主题公园和激流回旋项目、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时尚假日”体育赛事、“一江两山”公路自行车赛等也正在规划和筹备之中。截至2009年底,我省已累计完成体育产业建设项目60多亿元,规划建设项目30多亿元。
二、多角度介入,全方位推动,积极争取体育在“两圈”建设中的地位和空间
为推动我省体育工作全面融入“两圈”建设,湖北省体育局从编制规划、制定方案、项目建设等方面着手,多角度介入、全方位推动。
(一)积极参与“两圈”规划编制工作。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产业专项规划》编制期间,我局抽调专门人员参与了两个规划的编制,并组成调研组和专家组到省内外开展专题调研,同时还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各地体育部门的意见,力图通过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将体育产业的呼声和愿望上升为政府的决策。在我们的积极争取和努力下,体育在两个规划中都占有重要篇幅。目前,体育工作已被列入武汉城市圈“八个联合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湖北省体育局是“体育联合体”的牵头单位。
(二)努力推动体育产业项目建设。产业的发展必须有项目做支撑、有资金相配套。通过项目建设,并辅之以相应的政策,可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体育产业的积极性,并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形成 “上下联动”的格局。为了推动“两圈”体育项目建设,湖北省体育局按照“规划一批、立项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滚动开发模式,大力推进体育产业项目建设。经过申报、评审,湖北省体育局向各市、州、林区征集了鄂西圈体育产业发展项目54项,组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体育建设项目库。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了以“一园、三大基地、六项赛事和十大产业项目”为重点的“两圈”体育产业项目建设格局。
(三)充分发挥“两圈”融资平台的作用。为了加快“两圈”项目开发,搭建“两圈”投融资平台,湖北省分别注册成立了武汉城市圈“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截至目前,两公司已先后参与了多个重大体育产业项目的融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参与了恩施体育主题公园、神农架滑雪场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已为神农架滑雪场建设先期注资1000万元;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则是大梁子湖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的主要投资方。2010年,我局还将争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对“一江两山”公路自行车赛的投资。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
一是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部署和要求,利用省政府制定出台国务院体育产业指导意见实施意见的有利时机,为我省体育产业发展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二是积极推动将体育产业纳入湖北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变过去单纯由体育部门制定和实施规划的被动局面,争取更多体育产业项目进入全省十二五规划项目库;三是在体育强省建设意见的起草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体育产业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目标任务、推进措施等重大问题,将体育产业纳入体育强省建设的有机整体,推进体育产业科学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引导调控手段。
体育部门不是经济管理部门,调控手段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体育产业管理工作中就无所作为。今后,我省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大体育产业引导调控力度:一是规划引导。在体育产业规划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制订过程中,做到省、市、县三级规划相互衔接,增强规划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以地方政府为规划实施的主体,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保证规划的落实;二是资金引导。设立湖北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与省发改委的服务业引导资金配套使用,重点扶持一批有一定基础、政府支持、效益明显、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开发项目;三是示范引导。开展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和湖北省体育产业基地申报工作,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细化评估,打造一批体育产业龙头项目。
(三)搭建投融资平台,推进体育产业项目的实施。
体育产业项目的实施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投资,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作为体育产业的主管部门,我们将一方面通过建立专门网站、参加体育旅游博览会、体育用品博览会等体育节会、招商洽谈会等多种形式推介我省体育产业项目;另一方面发挥“两圈”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在承接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争取更多体育产业项目落户湖北。
湖北作为一个中部省份,体育产业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很多兄弟省市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以“两圈”建设为平台,以体育强省建设为动力,推进我省体育产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