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自己的人生路,融入我国石油发展的海外路,一步一个脚印,书写了中国石油海外事业发展的传奇;他把自己的事业梦,汇入祖国石油事业的中国梦,一步一个台阶,奏响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壮丽乐章;他就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亚地区协调组组长孙波。 万里征程未洗尘 示范未尽身先去 2012年12月8日14时2分,经过18天的全力抢救,孙波的心脏还是永远地停止了跳动。12月10日,北京十几年来最寒冷的一天,孙波同志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前来为孙波送行的人数达到2000多人,远远超过了预计,其中不少是自发赶来的。由于人太多,排在后面的人在寒风中等了两个小时才进到告别室。 “万里征程未洗尘,示范未尽身先去”,这是孙波的同事悼念他写下的诗句。孙波同志生前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国石油驻中亚地区企业协调组组长,中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公司总经理。在最近的这16年里,在南美、北非、中东和中亚都留下他为祖国海外石油事业奔波的足迹。 临危受命赴中亚 二十八月惊世界 说到拼搏精神,所有和孙波共过事的人都佩服他的过人精力。孙波秘书武冠军告诉记者,那28个月,整个中亚管道团队都处于一种超常的超负荷工作状态。作为领跑人,孙波更是如此。两年多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周末,每天除去睡觉的三五个小时外,他几乎都在工作,包括坐车、吃饭。武冠军粗略统计,那两年,他们每年有100多天是在四国间的飞行途中度过的,而且为了节约时间,孙波都是把航班安排在晚上,因此那两年,他们创下了几百万公里的夜间飞行纪录。而下了飞机赶往驻地的车上也是他的办公时间。“那真的像打仗一样,分秒必争。”小武回忆说。 “能够创造中亚管道速度的奇迹,更关键的一点是孙波提出的‘智慧加拼命’的工作理念。”中亚管道公司副总经理孟向东说:“敢于大胆突破常规,及时调整设计方案是我们能大规模抢出时间的关键。而这是要有巨大魄力才能做到的。” 2009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在气源地土库曼斯坦,中、土、乌、哈四国元首共同开启管道阀门。中亚天然气管道成为造福四国的新丝绸之路,让四国人民共同受益。 南美中东试身手 创业艰难百战多 中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副书记贾勇说,从孙波的海外征战历程可以看出,每一次都像去中亚一样,哪里最关键,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困难,他就被派到哪里。而在每一个岗位,他都没有让祖国失望,都交出了让祖国满意的答卷。 刚从伊拉克调研回来的中石油政治部主任关晓红告诉记者,如果不是亲自到孙波他们工作的现场看看,是无法体会以孙波为代表的中石油海外职工的艰辛的。他们真的是用鲜血和生命在为祖国献石油。由于他们工作的地方都是自然条件恶劣、战乱不断、社会治安环境极差的地区,因此,被绑架、被抢劫、被烈性传染病感染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仅孙波同志工作过的苏丹,这些年来中石油就牺牲了42位同志。所以,每一滴从海外拿回来的油中都有以孙波为代表的海外员工的鲜血。 短评:孙波,留下的是一种力量 “海外拓荒人,石油报国魂”。肩负着“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重任,以孙波为代表的众多中国石油人踏上了海外油气业务的艰难征程。正是他们在异国攻坚克难的拼搏,他们在他乡执着坚守的身影,他们在荒漠激情创业的豪迈,才书写了中国石油海外事业发展的传奇,奏响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壮丽乐章。 作为海外油气事业的领路人和拓荒人,作为国际化战略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孙波身上闪现着诸多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这些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归根到底是一种对油气事业近于本能的奉献精神,突出表现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爱国精神、“头拱地也要完成任务”的拼搏精神、智慧加拼命“确保按时建成管道”的敬业精神和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高尚情怀。 孙波已经离去,但他的精神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