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之间的独龙江乡,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族的聚居区,这里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迟缓。 为了建设一条独龙族同胞的生命通道、发展通道、幸福通道,曾经当过贡山县县长的高德荣一直在呼吁,一直在奋斗,直到“盯着”独龙江公路隧道最后一公里的贯通。 向总书记“报喜” 独龙江公路是独龙族与外界联系沟通的唯一通道,是独龙族同胞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命脉,尤其是公路中途的41公里至63公里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是整条公路建设的瓶颈。 2014年元旦前夕,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情况,重点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19天后,高德荣和他的独龙族同胞等来了一份“意外之喜”。2014年1月3日晚上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族乡亲们的“回复”。 2014年4月10日下午1时28分,随着“轰隆隆”一声炮响,全长6.58公里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全线贯通,独龙江乡独龙族人民从此告别半年大雪封山的历史。 没有公路,就无法与现代文明接轨 千百年来,独龙江百姓过江靠溜索,出山得走没有路的“独龙天路”。 1964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帮扶下,一条人马驿道如“脐带”般把独龙江乡和贡山县城连接起来。 1988年,担任独龙江乡乡长的高德荣带领两名干部奔走于独龙江乡和云南省会昆明市。他执着的精神感动了有关部门的领导,专门安排了350万元项目资金。他用这笔资金扩建了乡卫生院、中心校,新建了4座人马吊桥等基础设施。 高德荣深知:“如果没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住在大山深处、原始密林中的独龙族百姓永远也走不出独龙江峡谷,更无法与现代文明接轨。” 此后,在高德荣的奔走呼吁下,进出独龙江的路从无到有,从土石路到柏油路,越走越好走。 每年快要到封山和开山季节,高德荣都要驻守雪山,少则一星期,多则两三个月,与施工人员一道挥铲抡锹,为的是让运输物资的车辆多一些进出独龙江乡的时间。2007年5月,高德荣差点下不了雪山,他和褚利光、鲁春平一起被突如其来的雪崩掩埋,幸亏在场的交通局装载机手阿塞及时发现,他才躲过一场生死劫难。 “这样的经历太多了,在独龙江你顾不了这些危险。”如今,提起在独龙江公路上的“历险记”,高德荣早已不当一回事,更不把成绩往自己身上揽,“多一段路、多一座桥,就能尽快连通山外发展的‘大动脉’,彻底改善交通条件,这是我和所有独龙族群众最大的心愿”。 老县长的渴望 2014年4月10日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那天,高德荣一大早就赶到了隧道口,等着最后贯通隧道的时刻。 “建设这条隧道,老县长功不可没。没有他的呼吁和规划,隧道有可能会拖几年才能贯通。”独龙江公路改建工程指挥部综合处处长王静然说,“独龙江公路改建工程现场人数最多时有1400多人。在冬季最艰难的时候,老县长带领独龙族群众拎着慰问品来看望官兵和施工人员。” “独龙江公路隧道在今年12月20日完成全部土建工程后,将进入隧道的机电安装工作,全线建成通车,预计要到2015年3月。到那时,独龙族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将会得到彻底解决。”王静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