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13年第35期
发布时间:2013-09-21

 【本期导读】

----------------

>党建工作辑要

>学习文摘

>党风廉政教育

 

【党建工作辑要】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通知》

要求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

    近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第一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单位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组织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

    通知指出,要认真做好会前准备,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奠定基础;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要扎实抓好整改落实,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要充分发挥党委(党组)书记的作用;要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及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摘自《人民日报》,详见党员教育移动培训专栏)

 

【学习文摘】

有我、无我与忘我

----------------

    对领导干部而言,为政一任,何时有我、何处无我、何地忘我,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有我,是自我意识的凸显、角色定位的确认,涵养着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气魄,孕育着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的勇气。责任面前应有我,干事面前该有我,发展面前当有我。唯其如此,面对改革发展的难点,才有舍我其谁的担当;面对干事创业的焦点,才有时不我待的紧迫;面对群众利益的痛点,才有存乎一心的真诚。

    老子《道德经》里面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面对功名利禄太把自己当回事,面对荣辱得失太执着于自我,必然心为物役、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终日。当地位、级别、待遇在价值排序上占据优先,当物质、福利、享受在人生追求中位居前列,领导干部又如何能静下心来干事谋事?功名面前无我,则有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的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寒波澹澹、白鸟悠悠的宁静。惟其无我,方可来去随意、心如平湖,不为利益所诱、不为物质所惑、不为金钱所动。

    无我之上,更有忘我。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禅师参禅时专心致志,每当弟子通报有人慕名拜访,禅师总是反问道:“谁是禅师?”这说的就是一种忘我之境,物我两忘、宠辱皆忘,有一种乐在其中、心无旁骛的专注,有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在的胸襟。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为了事业,可以忘我;为了人民,可以忘私。忘记小我,是为了成就无私奉献的大我;忘记个人的自我,是为了成全千百万人的自我。孔子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有了忘我的专注与胸襟,就能获得更广阔的胸怀和视野,脱离蝇营狗苟和斤斤计较,体会追求梦想和奉献付出的精神快乐。

    有我、无我与忘我,归根结底考验的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观。为政一任,是造福一方,为群众谋利益,还是利欲熏心,为个人求享乐?处在关键岗位,是秉持谦卑之心敬畏权力、敬畏群众,还是抱着自大之意盛气凌人、高高在上?懂得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真谛,明白了舟水之喻、兴衰之理,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就清楚了“我”该放在什么位置。

    领导干部做到事业有我、功名无我、奉献忘我,不仅是群众的福音,更会获得臻于化境的幸福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李拯,有删减)

 

【党风廉政教育】

盘点“死刑贪官”的十个最后时刻(中)

----------------

    其四:姜人杰“愤然一揭”。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受贿过亿。当姜人杰得知自己可能被判死刑时,大惑不解:“判我死刑?那别人搞的钱比我多好几倍,怎么判?我要揭发。”果然,姜人杰“愤然”一揭,又有不少贪官落网。曾经担任苏州市财政局局长十多年、后升任苏州市政协副主席的赵文娟就是其中之一。

    其五:戚火贵“瘫软法场”。海南省东方市原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戚火贵,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临行前,戚火贵说:“两年来对自己的罪行也有了更深刻的反省,曾准备写《我的铁窗生涯》,但因为脑子乱还未动笔。”行刑时戚火贵腰膝瘫软,被武警架向刑场。

    其六:王怀忠“垂死挣扎”。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精通官场权谋,他做人的原则是“宁愿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案发后他心目中活命的“底线”是1000万元。为了使法院认定的犯罪数额不超过1000万元,他出尔反尔,把亲笔供词当场撕毁,还诬陷办案人员刑讯逼供。

(摘自人民网,作者萃岚,有删减)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