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动态】 总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两学一做”专题学习研讨 ---------------- 总局5月20日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围绕“学习党章党规,立规矩、明底线,做遵规守纪共产党员”主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党组书记、局长刘鹏主持会议并讲话。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树安,党组成员、副局长冯建中、蔡振华,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庆云,党组成员、局长助理高志丹、李颖川参加学习。 会上,刘鹏领学了《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刊登的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就“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杨树安领学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条中关于党员的义务、第四条中关于党员的权利、第三十四条中关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等内容;王庆云领学了《之江新语》中《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理想责任价值也要重在实践》三篇文章。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围绕研讨主题,提前思考,认真准备发言提纲,突出问题导向,紧密结合体育实际和体育系统党员干部实际,做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党的根本大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关系到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章要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站稳党和人民立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始终牢记党员的第一身份、第一职责、第一目标,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刘鹏在总结大家发言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向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把党章的权威立起来。学习党章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也是加强党建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一要逐字逐句反复研读。党组要作表率,引领各厅司局、各直属单位都认真研读党章。党章内容博大精深,分总纲、11章,共53条,而且十八大增写了四个方面的重大内容,对三个方面重要内容作了充实。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掌握党章基本内容、严格遵守党章各项规定要求以及对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章、遵守党章提出的特别要求,通过反复研读加以理解熟记。二要实现融会贯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学习党章过程中坚持六个“联系实际”、三个“深入思考”要求,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把学习党章融入到思想意识的方方面面,贯穿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三要按照党章要求找不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哪些是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做到的、哪些是党章规定党员不能做的,检查自身不足,边学边对照。四要把学习党章落到实处。“学”是基础,是前提,“用”是关键,是目的,要把学习党章的落脚点放到自觉用党章规范自身言行上来,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改。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学习党章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四个深刻理解、四个深入领会”。以学习党章的成果推动总局系统全体党员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推动科学发展、密切联系群众、加强道德修养、严守党的纪律等方面取得实效。 (摘自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有删减) 【学习文摘】 日常行为中的大规矩 ---------------- 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全党上下扎实有力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亮点之一,是更加突出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紧盯党员思想建设中的一些顽固性问题,要求“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其中,一些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行为不端问题,被专门列举并要求加以针对性纠正,值得特别关注。 从党成立时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具体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政治要求。这是基于共产党人这种政治身份的必然要求。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共产党员不仅仅是一个个政治个体,还是一个个普通公民。既然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就必然会有道德约束,比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相比理想信念这样的政治要求,这些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也同样重要。 有人不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为何党要如此重视,要求党员干部带头遵守?事实上,这种要求与我们党的性质有关。《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先锋队”的性质,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承担比普通公民更多的义务和责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虽然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但这仍然是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 这些道德行为规范,作用并不小。一旦党员领导干部违反了,危害却是非常之大,不但会污染党内的政治生态,而且会误导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媒体过去曝光的某些案例看,这些道德规范被随意违反的现象还并不鲜见。有的党员干部违反社会公德,酒后在公众场合寻衅滋事,企图以权压人、以势压人,严重损害党的权威;有的党员干部违反职业道德,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消极懈怠,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逃避责任,严重损害干群关系;有的党员干部违反家庭美德,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者其他相类似关系,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严重败坏党员形象;有的党员干部违反个人品德,生活奢靡,贪图享乐,奢侈浪费,追求低级趣味,严重影响社会风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虽然体现在日常的点滴和细节之中,但是如果广大党员干部不加以重视,则会贻害无穷,从根本上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道德是柔性的,规矩是刚性的。规矩需要道德的观念引领,道德需要规矩的制度保障。两者密切配合方能实现从严管党治党。70多年前,毛泽东就指出,“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改革开放之时,邓小平也指出,“有理想,有纪律,这两件事我们务必时刻牢记在心”。习近平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依靠党的规矩,落实道德要求,是我们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已经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对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的行为要求和违纪处分作了详细规定,为党的规矩保障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作出了重要探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章、学习两项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从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肃清恶劣影响,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规党纪,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用刚性的规矩约束党员的日常行为。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