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16年第49期
发布时间:2016-12-26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论述摘编】

人·体制·形势

----------------

人、体制、形势,是治国理政中必须高度关注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变量。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认识。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构建起来的复杂综合体。调动人的积极性,需要理顺各种社会关系,这就形成了各种体制,主要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在人与体制的关系中,人们的切身感受是体制大于人、强于人。好的体制是人发展的强大依托,不好的体制是人发展的无形枷锁。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如果体制僵化,不是理顺而是扭曲各种社会关系,就会扼杀人的积极性,整个社会就会沉闷、停滞。体制一活,社会关系一理顺,人的活力就会充分迸发出来。因此,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核心是体制改革;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核心仍然是体制改革,是要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弊端。

体制是有惯性的,总在不断自我强化,形成路径依赖。因此,体制改革殊为不易。是什么在推动体制改革?是形势。形势看似不可捉摸,但它确确实实存在。形势体现为一种潮流,浩浩荡荡,摧枯拉朽;形势反映出一种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国古人非常看重形势,“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讲的就是把握形势的重要性。在人的面前,体制是“高傲”的;在变化的形势面前,体制又是“谦卑”的。如果不顺时应势、与时俱进,僵化的体制虽能顽抗一时,但最终都会土崩瓦解。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在中国历史上,即使是有着2000多年传统的君主专制体制,在浩浩荡荡的民主潮流和不断发展的革命形势面前,也不得不黯然终结。这就是形势蕴含的巨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为什么要以巨大的勇气去改革各种体制?就是因为看到了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改革是形势使然、势所必然,是审时度势之后的自觉选择。我们党执政能力强,强就强在这种高瞻远瞩、顺势而为上。

形势的发展又是由什么推动的?归根到底是由人推动的。形势的发展离不开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方面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存在,成为推动形势发展的物质力量,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一个人的劳动和创造也许微不足道,更不足以改变形势,但千千万万人的劳动和创造汇聚起来,就会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力,塑造着形势。推动形势发展的另一方面是精神的力量,或者说是人心的力量。心随境转,人在改变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在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的认识水平、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看似无形,实际上却是一种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尤其是当千千万万人形成共识时,就会成为左右形势的磅礴力量。看历史,当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掀起思想文化运动的巨浪并唤起民众时,它们对形势的改变是划时代的;看当下,英国脱欧公投、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等,都让我们感受到人心如果思变,就能让形势骤变。可见,形势由人造就,这是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左右形势的是人,而人的本质在心。所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以百姓心为心”。判断形势,要看人心;左右形势,要抓人心。

体制强于人,形势强于体制,但形势又由人造就。这一循环往复的联动过程推动历史不断前进。执政者必须认识到人、体制与形势是相互关联的变量,时时不忘体察民心、把脉体制、掌握形势。或囿于利益、或限于能力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最终往往人亡政息。“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治国理政的关键是不断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顺应形势发展、推进体制改革、造福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目的正在于此,成效正显于此。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叶帆)

【理论观点集萃】

问责问的是政治责任

----------------

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党内问责问的是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要用好问责利器,突出坚持党的领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对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问题坚决问责。

党的领导有着丰富的内涵,体现在党自身就是理想信念宗旨的坚定性,体现在治国理政就是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实践性。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归根结底在于坚持了党的领导,存在问题的原因也在于一些党组织党的领导弱化。中央巡视发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到位,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方式应对。有的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贯彻执行不力,或者在执行中走样,更有甚者索性把党中央要求当成标语和口号,不贯彻不落实。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失职失责,妨碍党的政治纲领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必须以强有力的问责督促领导责任落实,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

问责必须突出政治责任,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过去对事故事件的行政问责多,对党的建设缺失、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问责少。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故事件,都有党组织的领导责任。党的好政策得不到落实,人民群众没有获得感,最终侵蚀的是党的执政基础。问责条例将党章规定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责任具体化,对现行党内法规中的问责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提炼,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方面归纳问责事项,为强化问责提供制度依据。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从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不好、党的建设强不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不坚决等方面去考量,对不担当、乱担当,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的要严肃问责。

开展问责要抓住“关键少数”。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关键在党委、要害在一把手,根本要靠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问责条例明确规定,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职责范围内负有全面领导责任,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参与决策和工作的其他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要分清责任,权责对等,责罚一致。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和组织、宣传、政法、统战等党的工作部门,都要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紧盯履职情况和效果,把管党治党责任压紧压实。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都是有责任的,责任重如泰山。问责本身不是目的,不是搞“事后算账”,最终还是要让大多数领导干部受到触动和警示,切实增强担当精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下去。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党风廉政教育】

清风明月两相和

----------------

许光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大将之一,为建设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许光达从贺龙元帅那里得知自己将会被授予大将军衔,却一心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给毛主席和党内有关领导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这份申请书情真意切地剖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深刻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以及无私奉献、不居功自傲的精神。实至名归的荣誉他却觉得受之有愧,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

毛主席对此无限感慨地说道:“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许光达成为更多党员约束自己、反省自己、激励自己的明镜。

无独有偶,自称“清贫的富翁”的杨业功曾说过:“一个人的欲望如果只是追求金钱,他便永远得不到满足;而得不到满足便永远不会快乐。”而这也正是杨业功一生的真实写照。他身为我军部队中的高级将领,却从不以权谋私。1998年,他父亲因白内障住进基地医院,院里一看这是直接领导的父亲,便主动提出费用全免的优惠待遇。而杨业功却坚辞不受,将医疗费一分不少地全部交给医院。当天晚上,杨业功甚至同妻子要了医院的发票,撕碎扔掉,怕有人拿走发票报销。这样一件小事却彰显出一个优秀党员的优良作风,更体现出他的清廉自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惟吾德馨。”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胡海升)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