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库】
学习语丨敢字为先、干字当头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强调要努力做到"四敢":“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奋斗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强调“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起学习领会。
干部敢为:广大党员干部要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要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让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好用武之地。
——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地方敢闯:发达地区要有新作为,欠发达地区也要有新作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达地区要有新作为,欠发达地区也要有新作为。要处理好供给和需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2016年7月,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的讲话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群。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2019年8月26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企业敢干: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
创新就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为天下先是战胜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需要弘扬的品质。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困境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考察时的讲话
群众敢首创: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推进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对重大改革要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
事实充分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党风廉政】
慎微者不危
《淮南子·人间训》说:“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意思是说对待细小之事也持谨慎的态度,这样才可避免滋生祸患。虑于微、防于小、杜于渐、作于细,饱含人生智慧和历史经验。《论语·为政》中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禄在其中矣。”在孔子看来,没有把握的事不言不行,对待有把握的事也要慎言慎行。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纵观一些腐败官员的堕落轨迹,无不是随职务的升高和权力的增大而逐渐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走上不归路,并非最初就贪欲爆棚,而是小错铸成大错,量变走向质变,最终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小节不拘,则大节难保;独处不慎,则必有祸乱。细微之处、独处之时最能显示一个人的灵魂。毛泽东在《讲堂录》中指出:“人立身有一难事,即精细是也。能事事俱不忽略,则由小及大,虽为圣贤不难。不然,小不谨,大事败矣。”
抗战期间,邓小平同志到一个独立营检查工作。司务长借来白面,为首长做了一碗面条。当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时,邓小平皱起眉头说:“你让我搞特殊化哟,要不得!快把这碗面送给重伤员吧。”邓小平态度鲜明地拒绝这份“盛情”,用自己的言行示范了什么是“敬小慎微”。“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说,平日小事不检点,久而久之,必将影响立身大节。
防微杜渐,敬小慎微,更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刘伯承的抽屉里有两摞信纸,一摞是办公信纸,一摞是私人信纸,给子女写信一定要用自己的信纸。罗荣桓去世前,再三嘱咐家人:“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搞特殊。”回望历史,共产党人赢得民心的最主要一点,就是“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的胸怀境界。
为官不贪,这是一条底线。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古人慎微,出于自愿自觉。而今,从政慎微,既是规矩要求,更需要自愿自觉。“导弹司令”杨业功常练书法,一位基层干部给他送来一些宣纸,却被他拒之门外,他说:“越是权位重,越要在生活小事上防微杜渐。共产党员的党性阵地不能在一张宣纸上失守。”
对党员干部来说,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既要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上不舍尺寸之功,也要在“杜渐防萌,慎之在始”上磨炼和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人民公仆要立公心、克私心,以如履薄冰的兢慎之心促自觉,才能保证思想改造永远都是进行时。 醒时有清意,睡时得清身,这样的人生才安心,这样的幸福才踏实。
来源:《前线》杂志2022年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