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库】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文章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文章指出,要扎扎实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门层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工作中都要予以关注,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
文章指出,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急不得,也等不得,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
文章指出,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要在已有改革基础上,立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把改革推向深入,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体系。
文章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文章指出,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样样是政治,样样离不开政治。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各种复杂的政治关系,始终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越要把党中央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6日 01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6日
【时政要闻】
这十年,“赶考”路上的红色足迹
辽宁锦州,东北咽喉,辽沈战役纪念馆坐落于此。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回顾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和辽沈战役胜利进程。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历经52天浴血奋战,东北全境解放,中国人民革命的军事形势达到一个新的转折点。
辽沈战役期间,翠岩山脚下的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与太行山东麓的西柏坡往来电报近百封。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由此出发“进京赶考”。2013年7月,总书记到西柏坡重走“进京赶考”之路,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主要的基本上都走到了。”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红色土地厚植红色底蕴,红色光芒映照新的赶考之路,初心如磐、步履坚实。
用好红色资源
不忘来时路,方能走好赶考路。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我们党的根脉”,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放眼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勾勒出我们党星火燎原的漫漫征途。
安徽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湖南汝城县“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广西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总书记驻足凝视,“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3.6万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00多万件/套国有馆藏革命文物摸清家底,全国各地公布完成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覆盖全国。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
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
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从“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
2019年9月,总书记河南考察第一站前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红色地标缅怀革命先烈,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2016年2月,总书记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强调:“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回望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从1921年到1949年,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人。
赶考还在继续,答卷正当其时,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振兴红色土地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土地成就了革命战争年代的人间正道,也铺就着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
“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老区,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人民。
“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慰问革命老区群众。”2012年12月,气温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总书记前往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踏着皑皑残雪走进困难群众家中看望。
2015年2月,总书记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他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快老区发展步伐,让老区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走好党的赶考路,铺好老区人民的致富路。2020年底,革命老区中的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红色旅游、传播红色文化、擦亮红色底色……山乡巨变,老区新貌。2021年,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4万亿元。
“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岁月作笔,振兴发展的时代画卷正在红色土地上徐徐铺展。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