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往期内容 > 正文
党员教育移动培训-2021年第34期
发布时间:2021-09-26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学习文库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新华社北京91日电 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9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开班式。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检验党员干部是不是对党忠诚,在革命年代就要看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在和平时期也有明确的检验标准。比如,能不能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不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能不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能不能坚持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自觉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等等,都是对党忠诚的直接检验。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

  习近平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习近平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

  习近平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习近平指出,坚持原则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对共产党人来说,“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好的是自己,坏的是风气、是事业。共产党人讲党性、讲原则,就要讲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决不能退让,否则就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大是大非面前要讲原则,小事小节中也有讲原则的问题。党的干部都要有秉公办事、铁面无私的精神,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寸土不让,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

  习近平指出,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严以修身,才能严以律己。一个干部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从不敢腐到不想腐。我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习近平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管理、生态、国际等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学习同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

  习近平指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同样是实践,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总结思考,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

  陈希主持开班式,表示年轻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丁薛祥、黄坤明出席开班式。

  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参加开班式,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开班式。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191

【党风廉政】

书记谈 | 着力提升作风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毫不松懈纠治“四风”,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与时俱进、精准施策,持续纠治不正之风,着力提升新时代作风治理效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以更高政治站位认识作风建设重要性

  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历史逻辑。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的百年发展史,也是一部作风建设史。抓作风建设、与不正之风作斗争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既有效维护了党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又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着眼于解决作风建设现实问题,认真总结、深入挖掘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更好治理“四风”提供智慧和启迪。

  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理论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持之以恒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在此基础上认真把握作风建设规律,充分认识“四风”的演变机理和政治本质、政治危害,深刻回答了作风建设为什么抓、抓什么、以什么态度抓、怎么抓等系列重大问题,成为新时代抓好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系列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作风建设的总体发展态势和阶段性特征,提出正确的政策策略,更加有力有效纠“四风”,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重大战略成果。

  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现实逻辑。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更好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要求首先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四风”成为腐败滋长的温床。要把纠“四风”、树新风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切入点,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坚决防止不良习气滋长蔓延。

  以更高政治标准把作风建设长期抓下去

  聚焦“两个维护”,把作风治理与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做到“两个维护”,从根本上讲就是做到对党忠诚,这既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阻碍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深化作风治理要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把自下而上找问题与自上而下抓整改结合起来、把推动整改与追责问责结合起来,严肃查处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问题,使改进作风的过程成为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成为全体党员干部践行“两个维护”的过程。

  站稳人民立场,督促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们党抓作风建设,根本上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侧重量的积累转向重视质的提升,必须顺应时势变化和人民需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基本工作导向,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前脱贫攻坚中仍有存量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脱贫后又有一些新问题新表现,要督促脱贫攻坚过渡期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强化对各项惠民富民和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保持政治定力,对“四风”露头就打、反复敲打。与不正之风作斗争,说到底是同落后文化作斗争、同人性的弱点作斗争,这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持久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制定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如果稍有松懈,已经解决的问题就会卷土重来,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将会付诸东流。必须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盯重要节点、盯薄弱环节、盯顶风违纪,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反腐,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寸步不让、露头就打、反复敲打。要抓紧抓实作风建设,坚决防疲劳厌战,坚持和完善月月公开查处情况、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等制度,充分释放常抓不懈、越往后越严的震慑信号。

  以更加科学的理念思路深化作风建设

  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三不”一体推进,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本质是系统施治、标本兼治。要在保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的同时,定期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建设“回头看”,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着力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寻根源,在持续深入整治中完善制度规范、堵塞制度漏洞。要把专项整治作为经常性手段,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推进,切实把作风建设成果巩固住、发展好,坚决防止反弹回潮。

  坚持立破并举、扶正祛邪。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在坚决纠治不正之风、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大力倡导新风正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继承弘扬对党忠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刻把握腐败问题和“四风”问题互为表里的重要特征,一体发现、治理“四风”和腐败问题,既严查快处“四风”问题,又密切关注、深挖彻查背后的腐败问题,以反腐败大势保障作风治理成效。坚持把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治理结合起来,深入治理铺张浪费办酒席等不良社会风气,常态化推进“好风传家”等家风家规建设,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治理格局。要把系统观念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力量。要把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与监督责任贯通起来,发挥好监督责任和协助职责,扎实做好问题查处、典型引路、重点推动、专项治理等工作。要把日常监督、审查调查与巡视巡察结合起来,从具体现象和具体案件出发,延伸至行业领域,拓展到全省范围,实现省、市、县三级的上下联动和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相互协同。要把系统内外监督力量整合起来,完善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纪检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一体化模式,持续开播“阳光问廉”节目,着力发挥新闻媒体“聚光灯”“放大镜”作用,让“四风”无处遁形。(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雁飞 本文刊登于《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92日理论周刊第6版)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92

【关闭】【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