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运动员转型案例之四川羽毛球运动员戴仪
完成三次职场转变的四川羽毛球运动员戴仪
.
以下为戴仪自述。
我自2000年开始在湖南省邵阳市体校进行羽毛球训练,运动员期间获得湖南省运动会第二名等成绩。2006年我到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进行专业训练,训练期间获得了全国少年羽毛球团体比赛第三名、全国羽毛球青年锦标赛第五名、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团体第二名等成绩。在2013年12月,由于伤病原因,我选择了退役。
退役后我进入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党群办工作,主要负责工会活动的组织及部分事务性工作。由于在运动队养成了坚毅、开朗的性格,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熟悉了新的业务,完成了职场上的第一次转变。
2015年,我被上级部门中国科学院机关借调到北京工作,工作的性质转变成了业务性工作,借调期间主要完成了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组织部署、技术平台的评价考核等。从开始的一片空白到有条不紊完成一项项工作,就像从小学球的过程。枯燥的重复练习、瓶颈时的茫然无措、输球后的经验总结,这些不仅促进球技提升,也在教会我如何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让我在借调期间完成了第二次转变。
2017年,为期两年的借调结束,我回到了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回所后由于学习、积累了更多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也极大提升,被调到科研条件处,主要负责科研设备的采购、仪器研制项目的组织、领域专家委员会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在退役后的五年中,完成了职场的转变,每一次都给我带来了惊喜和新的认知,不仅仅是工作经验的积累,更多的是对运动队以外的世界保持一份好奇心。通过不断学习,增长了见识,也提升了职业素养。虽然在羽毛球之外的领域起点较别人低一些,但长期的竞技体育精神已深植骨髓,不服输、不怕输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让我明白,始终保持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就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