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关于印发《2015年运动员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关于印发

《2015年运动员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总参军训部体育训练局,总政宣传部文化体育局,有关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2015年运动员保障工作,现将《2015年运动员保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

2015年1月19日


2015年运动员保障工作要点

 

2015年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有关体育工作重要讲话批示精神以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进程,继续扎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和社会保障的衔接,探索完善贯穿运动员运动生涯发展全过程的职业辅导体系,进一步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社会扶持体系,构建和完善运动员保障长效机制。

一、突出配套与衔接,继续完善运动员保障制度体系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运动员保障政策。认真对照《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3号),检查运动员聘用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行业保障、职业辅导、就业安置等各项政策执行情况,全面维护运动员保障权益。

(二)扎实推进运动员社会保险待遇的落实。依据《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按照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推进要求,及时制定运动员养老保险衔接配套细则;继续做好运动员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定工作。规范程序,细化运动员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工作。

(三)不断完善行业保障制度,推动运动员创业扶持工作的系统化。继续加强总局层面实施的行业保障政策的执行力度,不断完善行业保障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和补充。加强对退役运动员创业扶持政策的研究指导,完善创业扶持基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制度设计,推动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继续争取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支持,推动运动员深入各级各类学校担任课内外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体育辅导员、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整合体育系统资源,引导和扶持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工作。

二、加大服务力度,完善运动员保障长效机制

(五)加强职业辅导基础建设。组织编制运动员职业意识养成培养方案;组织编制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大纲;组织编制运动员从事教练员(或学校体育工作)、社会指导员、运动防护师等职业转型培训方案;组织编制运动员职业培训读本。组织编制运动员参加全国教师资格统一考试工作指南。

(六)突出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做好各项就业服务工作。研究开发运动员就业见习实习平台管理系统,继续完善运动员创业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继续推进体育职业信息网建设,定期发布招聘行情分析报告。组织编制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指南。

(七)不断完善运动员保障内外联动机制。继续加强与教育、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争取更大支持;切实加强体育系统内部人事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责,与竞体、科教、青少、机关党委等部门共同研究协调推动运动员保障工作。研究成立以教练员、领队等管理人员为主的运动员职业发展专家和顾问团队。

(八)细化退役运动员就业服务各环节服务措施。做好职业转换过渡期管理、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等工作,完善退役运动员人事档案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等程序。实现在役阶段与职业转换过渡期阶段就业指导工作的衔接和过渡。

(九)提高运动员行业保障、职业辅导和就业服务工作质量。认真实施运动员关怀基金、伤残互助保险、运动员重大伤残医疗补助、特殊困难生活补助、教育资助等保障项目。精心组织和实施2015年运动员职业辅导和就业服务项目计划落实工作。

三、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保障工作队伍建设

(十)继续加强运动员保障工作业务指导。组织编制运动员保障工作手册,指导全国体育系统开展运动员保障工作。继续举办全国体育系统运动员保障工作研修班,加大对全国体育系统从事运动员保障工作的体育人事部门或人才机构(职鉴站)、体育基金会等服务保障队伍的培训力度。

(十一)加强体育系统运动员职业发展指导专业机构和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组织举办运动员职业指导师年会,编印和推广职业指导师工作手册。继续加强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细化工作流程,加大考核力度。继续举办国家队教练员和领队人员职业辅导工作培训班。

(十二)继续加强运动员保障理论研究和规划编制。组织开展国家就业创业政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对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影响等专项研究。组织开展运动员职业培训基地建设配套制度研究。组织编制“十三五”运动员保障规划。

(十三)推广具有地域特色的保障政策措施。继续深入运动队伍一线,调研了解运动员群体职业发展和社会保障需求。调研了解全国各地制定的行业保障政策和有关做法,总结和及时推广运动员保障工作成果。继续做好职业运动员职业发展和保障状况调研。

四、做好各项宣传工作,广泛开展国际交流

(十四)创设中国运动员职业发展专题网站。搭建运动员保障政策宣传、管理服务、培训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方式,定期向体育系统推送各类运动员保障实用信息。

(十五)不断加大与新闻媒体合作力度。利用中国体育报创设中国运动员职业发展专栏,继续建设体育人才专版,及时发布和报道运动员保障动态信息。继续组织拍摄运动员职业发展纪录片。

(十六)扎实做好各项专题宣传活动。继续开展“中国梦、体育梦、我的梦”追梦运动员事迹展播活动,继续举办中国运动员职业发展展览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关注和支持运动员职业发展。

(十七)做好各项信息服务工作。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创设国(境)内外运动员保障动态,建立在役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运动员信息数据系统。编印全国各地运动员保障文件汇编。

(十八)加强国际交流。组织编审和推广国际奥委会运动员职业发展工具包,继续组织参加国际体育职业大会和运动员职业发展项目年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