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简报 第28期
本期目录
普查动态
经验交流
普查动态
全国“六普办”赴重庆、四川督导检查场地普查工作
9月4日-5日,全国“六普”工作督导组在总局经济司副司长、“六普办”主任陈恩堂带领下,赴重庆、四川两地督导检查场地普查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督导组以座谈的形式分别听取了重庆、四川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督导组认真听取了重庆、四川两地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重庆市普查工作具有组织措施得力、规章制度完善、经费落实到位、细致业务培训、细化分解责任、严格审核把关的特点。市体育局对普查工作非常重视,市六普办主任周庆春副局长多次带领工作人员实地走访区县体育场地,亲自指导如何开展好基层普查和实测工作,有效推动了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在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上,市六普办创新采取了“三比较三分解三结合两反复”的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四川省六普办在前期工作中,一是做到各项工作均按总局相关文件要求提早布置,精心组织培训;二是保障有力,经费落实到位;三是区域内加强与外系统单位的协调配合;四是服务多种多样,做好普查技术支持工作;五是加强督导,确保普查工作实施到位。在互审工作完成后,省六普办再次安排人员深入市州、县区慰问普查人员以及现场抽查,并督促各市州针对互审中提出的问题整改落实。
二、全国“六普”督导组现场了解重庆市、四川省普查数据汇总及互审工作情况
督导组技术专家分别与重庆市、四川省普查技术骨干就数据汇总及互审工作中出现的指标口径问题和软件使用情况进行了座谈,并现场解答了两地提出的普查相关技术问题,为普查技术骨干提供了一些便捷的检索问题的方法。从总体上看,两地工作较为认真,方法得当,都能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互审工作任务。
山西省六普办认真组织做好省级普查数据互审工作
山西省各级六普办主要通过五种方法修正本省普查数据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过筛式审核与补充完善;二是电话追踪场地实际情况;三是要求相应普查人员现场修正;四是退回市县重报;五是初步数据形成后,向省普查领导组汇报普查过程、指标说明、初步数据等,请他们提出意见。
在全国数据互审工作中,山西省四名审表人员先对被审省份的数据进行了全面浏览,并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审核内容和要求,制定了审核方案。甲表审核主要通过重建树形结构开展,乙表和丙表审核主要通过导出execl表格,建立公式进行筛选。通过这两种方法,审查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工作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无法完成的问题,直接向总局老师请教。审核完成后,再进行交叉审核,拾漏补缺。整个审核过程严肃、认真、紧张、愉快,讨论问题有理、有据、有节,提前完成了互审任务。
湖北省六普办召开场地普查数据录入整改会议
9月2日至4日,湖北省六普办召开湖北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录入整改会议。会上首先对湖北省近期普查工作开展情况及普查数据初审情况作了简要通报,省普查数据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表格漏填、错填;隶属关系选择错误;城乡划分代码错误;逻辑方面的问题。省普查办专家小组就此次初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如何修正和重新录入进行了具体讲解。省六普办领导也对本次数据录入整改工作提出了重要意见。
随后,各市州六普办工作人员在省普查专家组的指导下,根据自建的查询模板对各市存在问题的数据进行查询、核实和修改。经过两天的努力,大部分市州完成了对辖区内普查数据的审核和错误更正,有效提高了数据质量。
新疆兵团克服困难 扎实工作 顺利完成场地普查任务
新疆兵团体育局在兵团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兵团广大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者团结协作、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对兵团范围内的体育场地进行了普查登记,按时完成了普查工作任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兵团六普办针对体育场地相对集中在教育部门的实际情况,把这次普查工作的重点放在教育部门,并由领导出面,力争得到各团场主要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另外,由于新疆地广人稀,团场与连队之间距离远,较分散,给普查工作带来了困难,兵团六普办及时发动连队干部参与普查,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指导、跟踪、检查普查员的工作情况是兵团六普办的重要职责,也是确保普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兵团六普办先后到第二师、第四师、第十二师、建工师及兵团直属学校体育场地进行全面实地普查和录入,及时指导纠正了发现的问题,保证了普查数据真实准确。
经验交流
重庆市六普办创新开展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工作
重庆市六普办严把普查数据质量关,在普查数据审核与质量控制工作中,创新提出了“三比较三分解三结合两反复”的工作方法,有效控制了重庆市体育场地普查数据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三比较三分解”评估分析个体与总体、个体与个体数据的偏差度
“三比较”是指在符合总局质量控制抽查要求的基础上,一是将全市“六普”数据与全市“五普”平均数据相比较,评估分析出部分数据偏差较大的原因,并结合质量控制单的指标差错率来分析该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二是将各区县“六普”数据与区县“五普”数据相比较,评估分析区县普查数据十年间的变化情况,对于差异较大的查找原因,从增减的体育场地面积所关联的土地、资金、工期等因素是否符合平时掌握情况,来评估其是否存在主客观原因的偏差。三是将各区县数据与相邻区县数据比较,重点复查数据明显高出相邻区县的原因是确实新增场地较多还是统计上有问题,低出原因是漏报场地还是建设较少。
“三分解”是指在“三比较”的基础上,一是将全市普查数据按主要场地类型分解统计出场地面积和人均值,逐类对全市数据评估分析,对某区县某一类型场地数据出现较高或较低现象,反回去折算成标准场地,看其标准场地个数与平时掌握情况是否有较大出入;二是将各区县普查数据按主要场地类型统计出场地面积和人均值,逐类评估分析数据占比是否合理。三是由市六普办直接将不符合统计口径或标准的场地分解出去,避免虚假数据计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
二、以“三结合两反复”做好体育场地普查政策指导和责任划分
“三结合”是指将本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与市下一步的三项工作相结合,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各区县重视普查。一是与今年底市委市政府考核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区县党政领导干部的指标体系相结合;二是与对区县体育投入相结合;三是与重庆“十三五”规划结合,特别是与主城九个区体育场地设施专项规划相结合。
“两反复”是指通过市级普查机构与区县普查机构、区县政府就普查数据进行反复核查认定,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一是市六普办与区县六普办的数据反复,由区县六普办按要求认真复核相关数据,并对数据中一些存疑的地方做出说明;二是市场地普查领导小组与区县政府的数据反复,由市场地普查领导小组给区县政府发送“2表2函”来核查认定。2表是指该区县六普数据的通报表和该区县政府六普数据的确认表,2函是指市普查领导小组给区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核查认定该区县六普数据情况的函和市六普办分片区实地抽查复核的工作事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