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第1期)

目    录

1.湖南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督查结果通报

2.衡阳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情况

3.邵阳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4.张家界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情况

5.湘西自治州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进展情况

  

湖南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督查结果通报

        为加强对各市州、区县体育场地普查情况的了解、督促与指导,湖南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4月23日至5月16日,对各市州进行了实地督查,此次督查采用“市州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现场汇报、纸质表格数据检查及随机抽查所属县区普查情况”相结合的模式,首先采用“解剖麻雀法”,对普查工作进展较快的张家界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然后根据全省各市州地域分布与工作进展汇报情况,分别对岳阳、湘潭、株洲;娄底、邵阳、郴州、永州、衡阳;益阳、常德、湘西自治州、怀化;长沙市进行了督查。

        根据此次督查结果,现将湖南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1、大部分市州政府及体育行政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普查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与办公室、召开动员与普查员培训会议、划拨专门经费、狠抓基层普查队伍建设,加强对区县的督促与指导,从筹备到实施到质量控制,环环相扣,有效地保证了普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全省各市州普查进程基本正常,大部分市州完成了纸质报表的填写,但个别市、州因特殊情况工作进度稍慢。

        3、纸质报表的数据质量不理想,有待进一步完善与优化。

        为了保证普查的进度与质量,各市州千方百计想方法。如:常德市在纸质报表审核的环节上,将采用各区县交叉检查报表质量,不合格报表打回原地重新校准。湘潭市、株洲市、怀化市招募和培训在读高校高年级学生参与普查指导、数据核查及数据录入等工作,有效地加强了普查队伍的力量。衡阳市石鼓区文教局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并通过颁发继续教育证书方式,调动了学校体育教师参与本次普查的工作积极性。一些市州通过媒体和网络等渠道,采取发布消息、简报、横幅标语等形式宣传普查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体育场地普查的情况,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有效地推动了普查工作的开展。张家界市采用“条块结合”,层层培训,各区县文体局与街道、乡镇紧密配合,并在文体局全员动员,分组负责实地勘查与数据填报,纸质数据由市专干亲自负责核查并录入系统,有效地保证了普查数据的质量。

        尽管全省普查工作进展基本正常,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存在一些漏报现象。督查组利用已有数据对部分县的农民健身工程进行核查,以及采用“地毯式”和“个人访谈”的方式对街道场地进行排查,均发现存在漏报情况。

        2、错报现象普遍。主要是场地普查登记选用乙表出错,纸质报表空白较多,场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填报不恰当,前后填报项逻辑出错(如场地的“长”、“宽”与场地面积不符),场地从业人员、收入合计、支出合计指标填报不准确;组织机构代码不明确,场地名称不规范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普查工作意义认识不到位、重视力度不够;部分普查专干与普查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责任心缺失。

        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为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育场地标准、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基础数据,为制定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目前,湖南省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原始数据采集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各市州数据审核阶段,这是此次普查工作的最关键时期,数据的真实性与精准性直接决定着此次普查的质量。因此,数据质量控制与审核检查环节务必要做扎实,各市州要制定详细的数据质量控制与审核检查实施方案,对所辖地域内的普查对象展开“地毯式”的实地普查与丈量,同时要加强纸质报表的审核,防止发生漏报、错报、瞒报的现象,确保高质量按时完成湖南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衡阳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情况 

        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衡阳市体育局高度重视,普查的各项工作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并且付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该市落实普查办公地点100余处,其中,市、区县普查办13处,全部设体育部门办公,乡镇、街道办事处普查办90多台,大多设在乡镇文化广播站或乡镇中心学校办公;落实电脑18台,开通学校体育教师普查员、乡镇街道普查员QQ群2个,落实卷尺、计算器等办公用具1000多件,也出现了不少新颖的想法,为了促进专业人员参与本次普查,石鼓区文教局对参与本次普查的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并颁发继续教育证书,充分激发了学校体育教师参与本次普查的工作积极性。

        目前衡阳市的纸质数据全部登记完毕,并且已经制定好报表审核的方案,做到不重、不漏、不虚报,保质保量,接下来马上进入数据审核和录入的阶段。

  

邵阳市第六次全国场地普查工作进展情况 

        邵阳市体育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普查工作,将六普工作作为各县市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5月初,邵阳市六普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八县三区一市除新宁、邵阳县进度较慢外,其余各单位均进入全面实地普查、表格搜集审核阶段,基本已经完成纸质报表数据,少数单位进入边审核边录入阶段。针对各县市区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纸质报表质量一般,纸质报表存在填报不完整、逻辑性不对、表格选择错误等普遍问题;市直教育系统的报表存在搜集难和拖延上报,市直各中小学仍有8所学校尚未上报数据的问题;专项经费远不够六普工作的开展,邵阳县还存在专项经费未落实等问题。邵阳市体育局领导根据省“六普办”的要求,表示将加大人手配备与经费投入,根据全省进展安排制定下阶段的工作计划,克服一切困难,按照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次普查的工组任务

 

张家界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情况 

        张家界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认真分析研究、精心设计、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制定了周密、严谨、可行的实施方案,将整个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分为筹备阶段(2014年1月—2月)、布置阶段(2014年2月)、实施阶段(2014年3月)、汇总阶段(2014年4月)、总结阶段(2014年6月—8月)五个阶段进行。强化培训工作。安排1人参加了总局组织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培训班,安排2名同志参加了全省培训。全市、各区县体育局也组织了相关普查人员集中培训学习。加强经费保障,市体育局、各区县体育部门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费用用于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组织精兵强将,地毯式开展普查。全市60多名普查员组成了14个普查小组,由各区县体育局局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到全市各乡镇(场、村、社区)、市县直各单位,各学校、企业等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地毯式普查,共完成了对全市1068个体育场地的普查任务,填写表格近2000份。

        该市目前已经完成了数据普查登记填表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数据质量控制和审核验收方案,现正处于数据审核和数据录入阶段。

  

湘西自治州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进展情况

         自参加全省场地普查动员布置会,湘西自治州就马不停蹄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督促各县市成立普查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局领导负责主抓普查工作,成立县市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队。

         截至五月初,自治州各区县基层普查员在所属的地域内进行地毯式摸底调查走访将所有单位和个人场地,实地丈量,采集原始数据,全州8个县市已基本完成。纸质的表格也基本填写完毕,但个别县市的纸质报表存在漏填、逻辑错误等现象。通过省“六普办”的要求,不合格报表已经打回原地重新校准。目前该州已经进入原始数据的审核和录入阶段,普查工作正常进展。

        自治州对待此次普查工作态度积极,认识深刻,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精准,他们在县区向上级报送普查结果时,拟采用质量承诺书方式,明确各级责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