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第15期)

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赴运城、临汾市检查指导工作的情况通报

        5月4日-9日,省普查办赴运城市、临汾市开展了场地普查工作实地辅导和工作督促。

        运城市辖2市1区10县,检查组到达时运城市已经完成了4个县的录入汇总,预计到5月中旬市级录入工作初步完成。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市普查办对辖区各县的工作进行了实地检查和督导。省普查办在查看了市级录入情况后,抽查了盐湖区、平陆县和永济市的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总的来看,运城市动手早、力度大、措施得力、数据准确,普查实施阶段工作进入尾声。

        临汾市辖2市1区14县,是我省辖区最多的市。普查工作由于起步较晚,进度略慢于运城市。为加大力度,促进工作,临汾市为辖区内每县(区、市)先期配套了一万元经费,有力地保障了工作的开展。省普查办抽查了临汾市的尧都区、曲沃、翼城和洪洞的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总体情况是:各县高度重视,组织方法得力,培训工作到位,有一些共性问题,在省普查办的帮助下全部纠正。

        以运城市平陆县为例介绍他们的做法。

        平陆县在全市动员会后,选择了一个乡作为实地操作培训点,把普查员分为两组,用三天时间对该乡体育场地分片进行测量、登记。遇到问题及时向省、市咨询。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县铺开。

        首先,明确责任。根据乡镇大小和行政村多少的实际,将普查人员分为4个小组,从场地测量、表格填写、信息审核、网上登录等各个环节的责任进行捆绑,哪里出问题找具体的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其次,发动乡镇力量。3月24日,体育中心召开第二次各乡镇文体站站长会议,要求各站长必须全程跟随普查人员,逐行政村、逐学校进行测量、登记,做到不漏、不重,场场到,不能凭印象填表。第三,各普查人员根据安排,从3月27日开始,进驻所包乡镇,根据工作需要,吃住在乡镇,全面开展乡镇普查工作。4月21日,开始普查县直单位。

        平陆县的普查工作,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体育中心领导的科学部署,普查人员的无私奉献。

        此次普查工作平陆县从上到下,普遍高度重视,分管县长提出了“保质保量,一个不重,一个不漏”的要求,并且经常过问工作进展情况;各乡村不计报酬,无条件配合。特别是中心主任和分管副主任每天都要与乡镇主要领导和文体站长、普查工作人员进行联系,了解工作进度,及时协调解决乡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亲自深入普查一线进行督导,尽力做好普查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在省市普查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从十分紧张的工作经费中挤出资金,确保工作开展。

        由于此次“六普”工作涉及面大,工作范围广,加之平陆县是山区县,地理情况复杂,所以给普查工作造成很多困难。针对困难,平陆县体育中心制定此次体育场地普查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先乡村,再县直,先实地测量登记,后集中录入审核,4月底全面结束,5月10日上报各类数据和两个报告。并规定,每星期一早上安排本周任务,星期五汇报完成情况。具体工作中,他们无论从人员培训、责任划分、后勤保障,还是各方面关系的协调,都十分到位,确保了工作有条不紊全面开展。

        县体育中心参加此次具体普查的4名工作人员,虽然年龄小,但都能深入实际,到乡到村,实地丈量,现场登录。不讲条件,不讲报酬,都做到了机关正常工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普查工作三不误、三结合。王峰晖同志4月11日结婚,顾不上去买结婚用品,4月8日还在张村镇普查现场测量;马俪娟丢下正在哺乳期的孩子,早出晚归,孩子由婆婆喂奶粉,经常哭闹;杨萍丈夫在部队,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去普查,着实令人感动;姚旭奶奶和妈妈生病,他却没时间去照顾,等等。

        省普查办希望各市加强对县级普查工作督导和帮助,帮助他们优化工作方法,严把工作节奏,关心普查员生活,避免出现工作反复和重漏现象,为市级汇总打好基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