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第11期)
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赴长治、晋城检查指导工作的情况通报
4月8日-12日,省普查办赴长治市、晋城市开展了场地普查工作实地辅导和工作督促。
长治市有1市2区10县,普查工作由市体育局办公室牵头。晋城市有1市1区4县,普查工作由群体处牵头。目前普查实施阶段的工作正在进行。预计4月底场地实测填报工作全面完成。本次抽查的县区有:长治城区、沁县、襄垣、壶关县;晋城城区、高平市、陵川县共7县(区、市)。
沁县虽然是贫困县,但是沁县体育中心组织有方,主要做法为:一是用广泛的宣传弥补经济的欠缺。他们利用城中心的LED和电视台字幕向市民宣传了十天,利用体育三下乡活动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为普查工作的推进做好了舆论铺垫。二是普查队伍和普查方法得力。普查员由体育中心4人(参加过市级培训),教育局3人,旅游局1人组成,分两组实地测量。三是培训创新、务实。他们组织普查员到全县最复杂的一个乡镇边培训、边测量、边学习、边讨论。既完成了培训,又完成了工作。他们的做法值得推广。
壶关县的普查工作也富有实效。他们在动员会上将甲表发放到各乡镇、村及单位,限时交回。乙表由体育中心参加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包乡镇、包单位,体育中心主任提前与各乡镇、单位预约后,工作人员到现场测量填乙表。
高平市、陵川县的普查扎实、准确。普查队伍主要抽调了体校教师、教练,分组包干。普查时,由乡镇文化站、社区主任、教育局领导等分别协调好所属单位,普查员登门测量填表,效果很好。
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市普查办要对各县区及时进行检查和指导,要注重学习和实践,提高业务能力。否则会造成对指标解释和理解不透彻问题。二是有个别地方将表格发给对普查指标不熟悉的社区、乡镇及企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填报,这种方法,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将对录入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希望各地注意。三是各级都要注重信息报送工作,这是全省沟通的桥梁,也是我们评优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