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第4期)

抓好一线普查员队伍培训夯实普查登记工作基础

        我省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正按照省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有序的向前推进。

        全省九个市、州以及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和公主岭市按照省普查方案的要求,建立了领导机构,联合下发了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和普查实施方案。部分市、州召开了动员大会和培训会。

        长春市体育局1月14日-15日组织召开了长春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动员暨培训会。市统计局、教育局、旅游局等相关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场地普查领导小组的负责同志和普查员参加会议。长春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体育局党委副书记李志坚作了重要的动员讲话。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体育场地普查的重要意义,开展体育场地普查将为建立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和科学制定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及体育产业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推动长春市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要求相关部门和县、市(区)要从六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要落实组织机构;二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普查方案;三是要落实人员;四是要加强培训和规范治理;五是要落实经费;六是要依法普查,确保数据质量。

        长春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兼普查办公室主任、市体育局副巡视员卫星同志主持了会议,并介绍了长春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总体安排及工作进展情况。

        长春市体育局领导对普查员的业务培训非常重视。动员会后对来自个县、市(区)的200多名普查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为了搞好这次培训,特聘请了福建省许红峰等5名教授来长授课。

        培训会上,许红峰等教授就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及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结合福建省试点的经验,对场地类别的界定,非标准场地和健身路径外延的测量方法和填报表格中易出现的逻辑关系问题,都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视频,对实地普查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数据质量控制进行了现场答疑。对参训同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辅导。同时结合实际深入到长春市体育馆、吉林省实验中学和健身公园等数个场地进行了现场实地测量和填表实践教学。

        由于教授团队准备充分,专业知识丰富以及敬业精神、感染激发了参训同志的学习积极性,每堂培训课都认真作笔记和拍照记录。对培训内容有不理解之处,现场与教授沟通,力争做到对每张表格指标真正的消化理解。使本次培训收到较好效果。同时地激发了全体普查员的工作劲头。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回去后一定加强业务学习的主动性,及时消化所学内容,做好普查工作的带头作用,将所辖区的普查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吉林市体育场地普查领导机构建立后,联合下发了开展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和普查实施方案,对组织实施和调查方法做了统一、详细的部署,并对普查工作提出了不重、不漏的原则,普查方法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多部门联动,协同作战,做到既有统一指挥,又有分工包干负责。市统计局对全市的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要求各县、市(区)建立普查领导机构,做好普查员培训工作,落实普查人员,落实普查经费,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圆满完成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任务。

        长春市对场地普查员业务培训工作抓得早、抓得实,值得借鉴。本次体育场地普查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量大,加之冬季的吉林大地冰雪严寒给我们的普查登记工作带来了更加多的不利因素和困难。因此要充分认识场地普查工作的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把握场地普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坚持科学普查,依法普查,准确普查,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科学、可靠。

        建立一支精干的普查员队伍,组织好普查员的业务培训,确保普查的数据质量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因为要做到数据准确不漏、不重、不错,主要靠普查员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理解指标含义和要求才能达到。因此、抓好普查员的业务培训,使每一位普查员都懂得指标的含义,填表的要求,汇总的程序。普查员对普查报表不清楚,匆忙上阵,不但普查的数据难以保证,还会在时间、人力、物力上造成很大的浪费。抓好普查员业务培训这一关键环节,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各市、州对普查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为实地普查登记工作夯实基础,避免走弯路,确保我省的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脚踏实地的稳步向前推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