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简报(第2期)

市六普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自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召开以来,市六普办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一、普查员培训工作

(一)制定工作通知,规范程序、明确条目。下发《关于选聘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人员的通知》,对普查员的选聘方式、选聘标准、选聘数量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对各区(县)普查办组建一支高质量的普查队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下发《关于做好普查工作人员培训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区(县)普查办要在市六普办上门开展普查员一级培训时,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重新整理编写普查员培训资料。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先后完成了《登记表及指标说明》、《场地测量方法与实际案例》、《普查登记表填报过程中常见问题说明》(100问)、《工作手册》四本培训资料的整编,增加了测量与计算方法、疑问解答、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及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三)认真做好普查员的培训工作。12月20日,首先对市体育局、市教委、市总工会的普查员,部分区的普查办成员以及市六普办全体成员,进行为期一天的培训。通过对部分普查员先行培训,让普查办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普查业务,对培训课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检验,进一步完善了培训内容和讲课方式,积累了经验。

二、督导协调工作

        市六普办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联络的方式与各区(县)进行沟通和协调,及时掌握各区(县)普查工作推进情况,督促各区(县)按照沪体计[2013]606号《关于上海市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尽快成立区(县)普查机构,选调普查员,并上报普查工作方案、普查员名单,保证普查工作进度不拖延。

根据地域特点,选定普陀区和嘉定区作为普查工作先行试点区。至12月20日前,协调组已前往黄浦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奉贤区、杨浦区、虹口区、长宁区和徐汇区等12个区进行了督导和调研,进一步推动区(县)做好普查工作。

三、宣传工作

        拟定并下发《关于做好上海市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对各普查办进一步配合市级层面做好宣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确定了8条宣传口号和宣传短语,作为《通知》文件的附件一并下发给各普查办。在市体育局官网内制作专题网页,即时发布普查信息、征求意见、答疑解惑,让其成为交流互动的宣传平台。另,《致上海市体育场地所在单位负责人的一封信》、宣传海报和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均已拟定初稿,等领导审定后将尽快印制并下发各区(县)。

        目前市六普办正在和有关新闻媒体联系,通过组织一次“我喜欢的运动,我需要的场地”问卷调查活动,以及上海的体育场地摄影比赛等方式,把群众的需求、场地的亮点与普查工作结合起来,在宣传的同时也能了解群众对体育场地有何要求,为今后体育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市六普办将严格抓好工作时间节点,确保工作进度不拖延,确保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各区(县)普查工作进展情况

        各区(县)十分重视本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先后筹备建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部分区县拟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配备工作人员,制定本区(县)开展上海市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并从各街道、乡镇等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普查员队伍。截至目前,17个区(县)都完成了普查工作方案及普查员人数上报工作,其中8个区(县)完成了普查员名单上报工作。根据各区(县)初步上报的数据统计,全市共选调了1600余名指导员和普查员,市六普办将根据实际情况再与各区(县)普查办协调,进行适当增减。

        部分区(县)已在2013年将本次体育场地普查的经费预算落实,部分区(县)已做好了二级财政预算,为开展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

        以闸北区为例,该区已将场地普查工作列入2014年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项目,并组建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区体育局局长、区府办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以体育局为主体,相关委办局、八街一镇协调配合的普查工作模式。闸北区的普查工作进度目前领先于其余各区(县),已组建普查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了100人的普查员队伍,并于12月24日至12月25日开始对普查员的培训。同时,还做好了经费保障和宣传准备工作。

        根据各区(县)对普查工作的进展落实情况,要做好场地普查工作有以下几个要素:领导重视是根本;建立普查组织机构是基础;组建优秀的普查员队伍是关键;经费的落实是保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