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代表团动态 > 正文  
跳水冠军陈若琳:成功是快放弃时的坚持
发布时间:2012-08-11         

        “成功就是你在很想放弃的时候多坚持了一下。”如同陈若琳,为了站在伦敦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她面临着无数诱惑、孤独甚至困惑。坚持4年后,她成功卫冕,成为无数传奇的缔造者。“请别叫我‘女皇’,我会不适应的。”陈若琳笑得异常爽朗。
        回首练习跳水的15年,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实现大满贯靠的不仅仅是天赋,更多的是汗水和泪水……在她的人生中,只有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成功——这才是现实。
        3岁时父母离异,她跟着爷爷奶奶;4岁时因体弱多病开始练跳水,为增强体质,每天早上爷爷带着去学校跑步。两年后,陈若琳从三天两头生病的娇娃娃变成了飞毛腿;赛前胳膊骨折,她不顾全家人反对,要求教练正骨参加比赛;入选省队后,她每天拎着训练的大桶央求骑自行车的大队员带她去跳水馆,因为她个子太小,而桶实在太大太沉了……
        “如果再让我给陈若琳奥运备战提点建议的话,那就是需要继续减肥,控制好体重。”赛前,谈及陈若琳,一直对她颇为放心的周继红唯一担忧的就是她的体重。
        北京奥运会的两枚金牌没有让陈若琳的路走得平坦,成长是她最大的烦恼。北京奥运会后,她的身高半年内猛增18厘米,达到1.5米以上,体重像吹气球般重了10斤。“那是什么感觉?那意味着身上绑着5公斤的杠铃片往下跳。”
        对于一般女孩而言,青春期是美好的,但对陈若琳来说,长高长胖则是噩梦。“动作完全做不出来了,空中时不能轻松地翻了,入水时也没有效率了……”陈若琳一度想改练跳板,但在教练的鼓励下,她开始了痛苦的减肥历程……为控制体重,她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一次训练中甚至晕了过去。一次比赛结束后,周继红跟在3名女队员后面,路过食堂时,其中两人悄悄跑了进去,只有陈若琳径直走回了宿舍。
        “赛后最想吃什么零食?”面对记者的提问,陈若琳调皮地说,“长时间不吃零食,也不知道该吃什么了。”
        心理素质稳定的陈若琳没有因为北京奥运会后的身体发育而状态下滑,谈及能够保持良好状态的秘诀时,她仔细思考后说:“我对自己有要求,每次比赛结束重新回到训练场上,我都告诉自己必须从头开始。”
        19岁的陈若琳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跳台时代,两届奥运会、4枚金牌、双料卫冕。之后的她,是要开创跳台的“高龄奇迹”,抑或是要重走伏明霞之路转战跳板,但相信不管如何选择,她依然会成功,因为有志者,事竟成。

(张旭光)

【关闭】 【打印】
国家体育总局版权所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承办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 邮政编码:100763 联系电话:010-87182008
网站联系电话:010-87182998/87182280  E_mail:webmaster@sport.gov.cn
京ICP备05070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