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880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加快我国少儿冰球运动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扩大儿童青少年冰球人数”的建议
2019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整合社会资源,统筹现有投入渠道,积极支持校园冰雪运动,开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场地建设、训练竞赛和国内外交往等工作。2020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系列文件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
教育部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推动冰球等冰雪运动进校园,丰富课程建设,积极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兴趣爱好,积极支持学校与冰球运动俱乐部及其他相关社会机构和民间组织合作开设冰球运动技能课程。探索和冰球运动相关协会合作建立校园冰球运动的“满天星”训练营。鼓励各地建立和完善适合地方发展的“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校园冰球竞赛体系,通过竞技、趣味等比赛及活动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冰球运动中来。加强“一校一品”建设力度,积极推动有条件、有优势的地区建设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冰球课程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学生竞赛,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持续推动冰球活动的普及。
体育总局、中国冰球协会积极与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育联合会沟通协商,加快推动各地体校、普通学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创造条件,发展儿童青少年冰球运动,通过“体教融合”与“冰轮结合”的方式、扩大我国儿童青少年冰球人口,让冰球运动裨益于更多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中国冰球协会将投入资金建设中国冰球大数据平台,将全国各地参与冰球运动训练与比赛的儿童青少年的数量纳入统计,记录、追踪并评估他们的训练与比赛情况。
二、关于“积极开展区域内少儿冰球联赛”的建议
我们将全面系统规划全国青少年冰球赛事体系,针对性地推广“3v3”少儿冰球区域联赛。(1)中国冰球协会将在官方网站上系统介绍小场地“3v3”冰球竞赛的意义、价值与操作办法。(2)在全国各地推广小场地“3v3”比赛办法,要求各地10岁及以下的少儿冰球正式比赛采用小场地竞赛办法。(3)中国冰球协会正在筹划“迎冬奥——2021年全国U系列青少年冰球联赛”,针对10岁及以下的少儿冰球选手开展区域性的冰球联赛,针对11—18岁年龄的青少年选手开展大区及全国性的冰球联赛。为保障青少年冰球训练与赛事的科学、顺利运行,即将颁布针对冰球家长、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与球队的专门行为规范。(4)将依托中国冰球大数据平台对全国儿童青少年的冰球赛事进行数据化管理,推动儿童青少年冰球训练与比赛比率的科学配置。
三、关于“加强冰球教练员、裁判员培养和再教育”的建议
体育总局目前正在组织开展全国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培训,计划用5年时间对2.2万余名教练员轮训一遍,其中冬季项目教练员是重要培训对象。体育总局将进一步指导冰球项目发展基础较好的省市,吸引和安置优秀冰球运动员退役后从事冰球教练工作,壮大冰球教练员专业队伍。进一步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注重在培训课程中充实国际先进冰球训练理论知识。研究将冰球纳入社会体育指导员体系,探索设立冰球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加强冰球项目社会指导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其科学执教能力。
中国冰球协会积极借鉴国外冰球教练员管理经验,已经制定我国冰球教练员培训、认证与持续学习的制度。目前,针对5—8岁的少儿冰球教练员的系统培训即将开展,吸引更多喜欢冰球运动的爱好者参与规范化的培训。冰球协会将聘请国外知名青训专家作为顾问,长期指导我国冰球青训教练员的系统培养,并依托全国冰球大数据平台,对于教练员们的持续学习提供系统的支持与服务。
教育部印发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教体艺〔2017〕7号),鼓励各地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培养、培训、引进冰雪师资人才,扶持有条件的学校设置和发展冰雪运动相关专业,支持冰雪退役运动员从事冰雪运动教育培训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部门合作,建立冰雪专家人才信息库,成立省级专家讲师团,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举办示范性体育教师冰雪运动培训班,推动冰雪项目校园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国冰球协会将继续举办全国冰球裁判员培训班,重点是在各地举办针对10岁及以下冰球竞赛的裁判员培训,提高少儿冰球裁判员对于小场地与全场地比赛的执裁水平。同时,将利用全国冰球大数据平台,系统追踪记录冰球裁判员在正式比赛中的执裁情况,加强对于裁判员执裁的服务与管理、提高执裁能力。
四、关于“积极推进冰球场地建设”的建议
冰场是冰球运动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目前我国室内冰场已经有550余块,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内。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我国冰球场地的科学建设。(1)2017年体育总局已启动拟定《滑冰馆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目前该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并已完成在体育总局系统的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我们将继续协调住建部和发改委推进《滑冰馆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2)《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中,鼓励各地教育部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对冰球等冰雪运动的发展项目给予支持和倾斜,并将运动器材纳入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目录。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冰雪运动教学、科研、训练、竞赛场地。(3)中国冰球协会将发布全国冰球场地建设与使用倡议书,就室内冰场建设理念与节能环保措施、北方的户外冰场建设与配套设施等方面提供指导意见,以提高我国冰场的能效与利用率。(4)中国冰球协会将继续援引国际冰球联合会的力量,开展全国冰球场地建设与管理培训班,以系统提升我国冰球场地建设与维护的科学化水平。
五、关于“发展成人冰球联赛”的建议
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中国冰球协会将在科学防控的前提条件下,设计、组织好各项体育赛事活动。(1)开展全国男子与女子冰球联赛,通过分级分组“以赛带练”的办法,让冰球运动员得到长期系统的锻炼、提高竞技水平,为各支国家队选拔提供体系支持。(2)将积极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展全国及区域性的业余成人冰球联赛,推动城市体育文化发展,带动各地冰球运动普及。(3)积极协助教育部发展大学高水平冰球运动队、为开展高水平冰球运动队的大学推荐优秀学生运动员,长期提供冰球教练员培训、赛事管理、器材装备等方面的支持,沟通对接国外优势冰球资源,推动我国高校冰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4)中国冰球协会将加大与全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全国中学生体育联合会的协作,共同开展全国大、中学生的校际冰球联赛,积极协助教育部门参与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赛事活动。
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