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3878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支持发展体育旅游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体育旅游发展、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上设立专项资金,对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省区给与资金补助”
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实施制度性减税政策,强化服务业税收支持,聚焦相关行业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成效明显的政策措施。特别是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体育、旅游娱乐等行业企业给予税费减免。2021年对应对疫情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分类调整、有序退出,适当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等政策执行期限,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并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优惠力度。2022年,为帮助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在落实好已经出台政策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实施精准帮扶的减税降费措施,包括加大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将“六税两费”减免适用范围扩大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此外,国家还鼓励各地根据国家政策和本地实际,对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给予减免。
体育旅游产业领域竞争比较充分,社会资本参与较多,应坚持由社会资本主导运营,实行市场化运作,政府公共资金主要用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避免行政干预影响投资效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严控新设专项资金有关要求,原则上不新设体育旅游专项资金。
二、关于“在惠民生补短板等项目和资金上向示范区省区倾斜”
“十四五”时期,体育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重点支持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2021年六盘水市凉都体育中心市民健身中心综合馆(改建)、遵义市播州生态体育公园、黔东南州下司皮划艇体育公园等,2022年遵义市红花岗区永安生态体育公园、毕节市七星关区全民健身健走步道、铜仁市碧江区龙塘河登湖旅游健身步道等项目均获得补短板工程支持。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会同发展改革委继续做好“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
三、关于“加强对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省区给予更多的工作指导”
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多措并举支持贵州省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一是体育总局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支持广西、海南、重庆、贵州等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实施“体育+”工程,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等产业。二是体育总局每年派遣专家组赴创建省区开展实地调研工作,深入基层了解现实情况,指导地方开展创建工作。三是体育总局研制了《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评估方案》,已征求相关单位意见,计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印发,为创建省区提供工作标准和依据。四是体育总局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将黔西南州万峰林生态体育公园景区和黔南州龙里油画大草原景区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将“贵阳花溪冰雪运动体育旅游线路”“黔西南钓鱼体育旅游线路”等纳入“春节(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打造示范工程引领带动当地体旅融合发展。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加快修改完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评估方案》,继续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做好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认定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