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体育局局长朱玲畅谈体育文化建设

        近年来,四川省在区域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上举措颇多、成果显著,四川体育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决定,对于在体育文化建设上已有不少建树的四川意味着什么?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四川省体育局局长朱玲。

        “感觉到自己肩上的任务更重了!”这是朱玲告诉记者的第一句话。朱玲认为,全会公报体现了党中央对抓文化建设的重大决心,在当今这个时代,文化建设也是社会发展、竞争的需要。体育本身就是大文化的范畴,对于体育人来讲,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应该以更高的标准,按照中央最新的要求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期,体育人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有更新的举措,在过去基础上做得更好。

        朱玲说,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四川体育人历来重视体育文化建设,无论是运动员的综合教育还是体育文化的挖掘保护。“十一五”以来,四川省体育局在体育文化建设上的举措颇多,成效斐然。在运动员教育、文化期刊书籍的编纂、四川体育博物馆、体育文化中心建设等方面亮点频频。

 

有规划、有组织保障体育文化建设

 

        朱玲介绍说,早在2005年,四川省体育局就组织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体育文化工作现状与发展的调研活动;2006年11月,首次召开了全省体育文史、体育文物、体育文化工作会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四川体育文化工作“十一五”计划》,并将“体育文化建设”纳入了《四川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省体育局党组切实把体育文化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每年专题研究体育文化工作2至3次;朱玲在每年的全省体育局长会议报告中均对体育文化工作进行总结、作出安排;省体育局还明确了一名副局长分管体育文化工作。

        四川明确了省体育博物馆承担体育文化工作,2008年还成立了四川省体育文化发展促进会,四川省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也已经省编办批准挂牌。所有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文化项目的组委会、编委会,省体育局领导均担任主要负责人,全程指导、监督工作进程。从2006年开始,省级体育文化专项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各市、州体育局均明确了承担体育文化工作的职能部门,明确了体育文化工作专(兼)职人员。省体育局系统和部分市、县体育局逐步建立了体育陈列厅、体育荣誉室、体育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一批体育文化活动阵地。在全省范围内,分别建立了体育文物普查员队伍、体育文化工作信息员队伍和体育美术创作团队。经过几年努力,四川体育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经费、阵地等基本有了保障。

 

有重点、多领域推进体育文化工作

 

        朱玲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四川省体育局立足于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作用,着眼于四川体育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坚持“有重点、多领域”扎实推进体育文化工作。

        首先重点加强运动队文化建设。本着对运动员一生负责、对运动员成才负责的历史使命,四川省体育局全面加大了综合教育力度,从小开始、从基础开始,着力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目前,四川省运动队已基本形成小学、中学、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大专的文化教育体系,现役运动员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率达100%,现役和退役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率达80%。

        重点做好修史编志工作是四川扎实推进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着力点,目前四川已建立了参加一至十一届全运会、四川省一至十一届运动会以及竞技体育成绩统计等资料信息库;省体育局系统有3个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通过省一级标准验收。《四川省志·体育志》(1986—2005)修编工作历经五年,已形成报送文稿,预计省政府将很快组织出版发行。2009年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四川省体育局承担了国家《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体育部分)的编纂任务,现已完成《地震灾害志》报送稿和《灾后重建志》(征求意见稿)。从1986年开始,25年来四川省体育局坚持编印《四川体育年鉴》,2008年开始公开出版发行,《四川体育年鉴》获四川省地方志优秀成果评选年鉴类二等奖。全省21个市州体育局也相继开展了《体育志》和《体育年鉴》的编纂工作。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体育局重点组织创作了一批体育文化精神作品。先后创办和完善了《四川体育之声》、《运动风采》、《四川体育文化》、《竞训之友》等刊物;先后出版发行了《体育新视角》丛书第一套(共12册)、《这特殊的一棒 我们精彩传递》、《希望四川》、《科学健身知识手册》、《阅读奥运》、《5.12·汶川·体育人》、《四川体育60年》、《四川体育“十一五”汇》等书籍和画册。2007年,作为四川省体育局“十项体育惠民行动”的一项内容,编印了《科学健身知识手册》10万册,向社会免费赠送,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有主题、有特色组织体育文化活动

 

        朱玲说,近几年来,四川省体育局重点组织开展了多次有主题、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生动形象地彰显了体育形象,较有成效地扩大了体育的社会影响。

        在体育成果展览活动中,坚持“每年一展”的制度,五年来集中组织了五次大型体育成果展览活动。特别是2009年,四川省体育局组织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在济南主办的“中国体育60年辉煌成就展”,四川展区以“欣欣向荣的四川体育”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四川体育60年发展成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亲临四川展区观展,并充分肯定了四川体育发展成就。

        在综合性运动会体育文化艺术展示活动中,四川省体育局加大了体育文化元素,创新了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丰富了综合性运动会的文化内涵。2006年省十运会,达州市举行了“十运会巴人圣火采集仪式”,与央视“同一首歌”栏目共同举办了“相约四川、相约十运会”大型专场体育艺术直播演出活动。2010年省十一运,自贡市组织了“体育邮票走进省运会”活动,制作发行了省运会会徽、吉祥物、开幕式纪念邮票和个性化邮票。2009年11月,四川承办了全国首届智力运动会,在开幕式上,创作表演了以《智·能》、《智·慧》、《智·勇》、《智·治》四个篇章、主题为“汇有天下之智以致长远”的大型体育艺术表演。

        在体育美术创作活动中,四川省体育局坚持以参加全国体育美术展览为阵地,以每四年举办一次全省体育美术展览为传统,与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密切合作,团结和组织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体育美术创作团队。在体育文化理论研究活动中,四川省体育局分别于2008年、2010年举办了两届“天府体育文化论坛”,编辑出版了《天府体育文化论坛文集》两辑;省体育局决定,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形成制度,并努力培育成四川体育文化品牌活动。

        作为一名曾经的老运动员,朱玲认为体育体现、代表了一种精神,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作为体育局长,朱玲尤其注重体育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近年来,四川体育局发起“世界冠军和优秀运动员关爱失足青少年主题活动”,让体育明星、世界冠军走进少管所,与那里的孩子进行互动,引导他们自爱、自尊、自强、自信。朱玲说,这些孩子还小,将来的人生路还长,体育应该为他们的成长助一把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