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副主席:文化提升校园足球品质

        “‘文化’是校园足球的关键,只有抓住了文化,并将其在校园足球活动中推而广之,才算是真正抓住了校园足球的‘根’和‘魂’。”在5月9日浙江湖州举行的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文化推进工作会上,中国足协副主席薛立如是说。
        自2009年4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正式启动以来,该活动已经在三年的时间里发展了49个布局城市,3个试点县,5个省级会员单位,全国共有80多个城市的4495所中小学的1777685名青少年球员参与其中,校园足球的阳光几乎已经普照到了祖国大地的每一个省份。
        “在校园足球活动刚刚启动的时候,我们就要求各地要淡化成绩意识、金牌意识,而以提升球员身体素质、促进球员全面发展为目的,稳健有序地推进校园足球活动。在此过程中,‘文化’一直贯穿其中,毕竟校园足球活动的地点在校园,一定要以文化为载体,增强球员们的体质,同时也丰富他们的内心。”薛立说。
        在观看了浙江湖州长兴滨海学校的百人足球操、拉拉队、网式足球等表演之后,薛立说:“这次在湖州举行的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文化推进现场工作会是一次很好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滨海学校以及浙江当地的校园足球文化活动;我也知道,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地都搞了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文化活动,足球操、书法竞赛、征文、绘画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等,这些都很好地推动了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提升了校园足球活动的品质。”
        薛立甚至还将校园足球的文化活动提高到了更高的高度:“毫不夸张地说,为了更好地实现足球的教育功能,让足球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强化‘文化’是必需的,也只有这样,校园足球活动才能积极、健康地延续下去。”
        对于其他有志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薛立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关键并不是一定要具备怎样完备的硬件条件,也不是必须要拥有怎样出色的师资,还是应该找到自己学校和足球的契合点,让足球服务于学校教育,让学校教育促进足球运动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是给校园足球注入了生命力。”
        薛立同时透露了下一步校园足球活动的规划:“一方面我们会努力继续提升校园足球的数量,让更多城市、学校参与到校园足球活动中来;另一方面也会加大校园足球在质量上的建设,主要是足球文化方面的建设;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计划加大对省级校园足球会员单位的建设,即将更多权力下放给省级校园足球办公室,让他们在本省内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这样不但会大大减轻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的工作量,也能更好地发挥辐射效应,将有效的资源更好地用于校园足球活动的推广和开展。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和筹划,校园足球活动的体制机制一定会更健全,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前景也更加值得期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