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组织法规修订研讨会井冈山召开

    从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创建首批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开始,到2010年,全国共创建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236个。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全民健身活动站点的建设管理,引导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全民健身活动站点的规范化发展,全国各省(区、市)体育局群体处代表齐聚井冈山,对《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命名资助办法》和《全民健身活动站点管理办法》两个全民健身组织法规进行修订研讨。
    “今年群众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以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建设为重点,在发挥基层群体组织作用上取得新的突破。”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盛志国在会上说,在肯定已经成立的236个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清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群众体育事业新的需求。
    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成立,对全国基层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因为初期创建办法不够完善,管理办法不到位等原因,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所发挥的作用与预期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俱乐部的基本保障条件参差不齐,运行机制松散缺序,依托组织并不明确,甚至有极个别的俱乐部“名存实亡”,“ 这样一来,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为社区提供的体育服务是不够的。”盛志国表示,此次修订研讨的《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命名资助办法》和《全民健身活动站点管理办法》,是两个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很重要的法规,也是体现了加强基层体育组织的建设、指导、服务以及侧重基层体育组织作用的重要文件。
    据了解,此次对全民健身组织法规的修订和研讨,将重点围绕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基本定义、运行规范、管理措施等方面讨论是不是确实可行,进一步明确全国健身站点的定义和功能,明确健身站点管理办法的实施是否可行,对于健身站点的扶持措施是否可行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制定出符合实际发展,有利于推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法规文件,把群众体育工作真正落在基层。

(杨卓越)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