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教师清华大学培训班结业
由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部主办,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俱乐部、清华大学体育部共同承办的“光荣与梦想——奥林匹克培训计划”暨首期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班,3月21日在清华大学体育部举行结业典礼。来自山东、山西、四川、重庆、内蒙古等十余个省市区的35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顺利完成了为期一周的教学培训,并从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部副部长力航手中接过结业证书。
在清华大学培训期间,来自清华大学体育部的陈伟强、仇军、赵青、冯宏鹏等知名体育教育专家,为这些处于农村中、小学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进行了从体育理论到教学实践的全方位培训,涵盖了体育的价值与训练、运动营养、体育科学研究、全民健身基本内容、体育保健与康复、运动与青少年成长发育、奥林匹克精神、体育教育的目的、竞赛组织管理、中国武术的起源、基本项目的训练方法、基础体育英语等诸多内容。
为使这些长期处于基层的体育教师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开阔他们的眼界,组织方在培训期间特意安排他们参观鸟巢、水立方等举办过北京奥运会的部分标志性场馆,同时还安排他们参观了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并观摩了国家体操队的训练课。许多老师表示,看到国家队训练馆里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看到运动员们刻苦的训练,更加激励自己回到学校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据悉,中国奥委会推出“光荣与梦想——奥林匹克培训计划”,目的是通过组织全国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进京培训的形式,进一步拓宽中国奥委会公益活动的平台,促进奥林匹克精神文化的深远传播,并为中国奥委会及国际奥委会合作伙伴提供参与公益服务的机会。活动得到了安踏、伊利、腾讯、维萨、宝洁、希尔顿、陶氏化学等中国奥委会及国际奥委会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他们分别为各自援建或对口帮扶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往返交通支持及在京生活便利。
在结业仪式上,力航代表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部,向老师们赠送了篮球、足球等体育用品,希望每位老师回去都能将自己的所学所见传递给孩子们,将奥林匹克的精神带回到孩子们中间。
记者手记:农村体育教师需要帮助
同样来自农村的我,接到任务去采访来京培训的农村体育教师时,第一感觉是亲切,还有好奇。因为上小学时,我们学校根本没有体育课,学校里连操场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有体育老师。一周的采访下来,让我感受到,他们需要在专业上得到帮助。
和我想象得差不多,见到这些来自农村的体育老师时,仿佛一下子感受到了乡土的味道:表情憨厚、衣着朴素、乡音浓重。在第一天课间休息时,我找到了吴学优,一个来自贵州黎平县双江镇的小学老师,想了解一下他们那里的情况。吴学优告诉我,其实他这个体育老师,完全是兼职,他是数学老师,只是喜欢运动,所以就代了体育课,“我还代着音乐课,教学生唱歌。”听到我夸他是个“全能型”老师时,吴学优很惶恐,“虽然代体育课,但我对体育真的不是很懂,没有受过这方面的专业教育。在我们全县,也没有一个专门的小学体育老师。”对于这次能来清华大学参加培训,吴学优相当兴奋,“算是第一次真正接受体育专业的培训,好多词听都没有听过。”
在这个培训班里,在形象上最像体育老师的,就是重庆奉节县甲高镇中心小学的郭建明——180厘米的个头,健硕的身材和俊朗的脸庞。当我认为他肯定应该是体育科班出身时,答案同样令人失望,“我从小就喜欢打球,跑步,在中学时一直是体育尖子,当过体育委员,所以师范毕业后,就当了体育老师,但我不是学体育教育的。”郭老师说,“因为从小喜欢体育,也就想在体育教学这个行当中做出点成绩,这次能到清华大学来学习,真是个再好不过的机会。”在采访中,郭建明还给我讲了个事,“本来是通知我星期五出发到重庆,从重庆坐飞机到北京报到。但因为学校就我一个体育老师,孩子们都喜欢我上课,我不想耽误这一天的课,就把星期五的课上完,星期六四点多钟起床,坐上到重庆的大巴车去机场。”
直到我跟班采访的第四天,和这些老师们都混熟了,才找到一个体育科班出身的老师。彭善慧,一个年轻的女教师,两年前从天津体育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小学教体育。“我算是一个特例吧,其实我们那里大多数体育老师也都是其他科老师兼职的,基本上都是带着孩子一起玩,因为缺少专业培训的机会,很多老师并不能掌握科学的教学技巧,比如说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都教些什么?怎么去教?都不太清楚,当然也包括我,所以我们还是非常希望能有更多这种培训的机会。”
对于中国奥委会组织的这个培训活动,清华大学体育部同样非常重视,每个老师都针对小学体育,精心准备了教案,但在上完课后,他们还是都觉得时间太短,不够用。“这一个小时的课,我准备了好几天,想让这些老师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大致了解中国武术的基本知识,学到最实用的教学技能。”出身武术世家的清华大学副教授冯宏鹏在课后发的微信里这么表达自己的心情。
冯宏鹏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而这正在中国奥委会的计划中。
(刘先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