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加快建设幸福导向型体育产业体系

    2013年广东省体育产业工作会议日前在广州召开。广东省体育局局长杨迺军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幸福导向型体育产业体系,是2013年全省体育产业工作的重点。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省体育局副局长招少鸣,省统计局、省旅游局有关领导,以及部分体育产业企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招少鸣总结了广东去年的体育产业工作,并就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提出了广东今年体育产业工作的思路和意见,同时发布了省体育局联合省统计局、广州大学对广东2011年度体育及相关产业进行专项调查的有关统计数据。
    会议明确,2013年广东体育产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体育产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系列配套政策和法规,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发大众体育市场,加快培育健身、娱乐、休闲幸福导向型体育产业体系,全力做好体育产业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快建设幸福导向型体育产业体系。
    会议要求,全省的体育行政部门都要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地区贯彻实施《实施意见》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制定并出台体育产业法规及配套文件和政策措施,调整体育产业的布局和结构,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会上同时公布了广州市番禺莲花山高尔夫球会、 佛山顺德区广东新活力体育休闲基地、新领域运动基地、中山长江雅居乐高尔夫球会、清远清新县古龙峡国际漂流基地、揭阳市大洋高尔夫俱乐部等12个市的22家单位为第二批“广东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会议还发布了广东省体育于2012年下半年联合省统计局、广州大学,对2011年度广东体育及相关产业进行了专项调查的总产出、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体育消费等主要数据的情况分析。数据显示,广东体育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广东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据了解,2011年广东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为1798.22亿元(按现价计算),创造增加值541.76亿元,占全省当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2%。2011年广东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为62.32万人,占广东省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04%(广东省2011年从业人员5960.74万)。

(黄心豪  吴钰成)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