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助力体育公益

    继2013年西安体院和武汉体院的“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后,今年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再度扬帆起航,不仅加入了成都体院,也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欢乐体育行’2014年大学生志愿者行动”。
    据悉,这个名称的命名是为了更加契合基金会开展体育志愿服务行动的内容和方向,在新的名称中,弱化了暑期的概念,强化了志愿者的概念。一方面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自己的志愿者身份,要按照基金会开展有关践行全民健身活动的内容和方向,来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本来就应该是一项长期开展的活动,不仅仅局限在暑期,实际上体育基金会现在在做的一些援疆援藏项目也已经突破了暑期的限制,根据当地学校的需求,4、5月份也有。今后也计划更多地利用大学生志愿者的课余时间,做一些比较日常化的服务,比如到社区进行全民健身指导等等。
    此外,在今年的活动中,基金会还进一步推出了“欢乐体育行”这个大学生体育公益品牌。“欢乐体育行”的灵感来自于武汉体院2013年推出的一个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体育志愿服务项目。项目实施后不论是活动、跟进,还是社会反馈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体育基金会希望在此基础上做新的延伸,打造体育院校大学生自己的公益品牌。另一方面,从基金会的角度考虑,“欢乐体育行”也能涵盖大学生的热情、朝气,志愿者服务的主题,同时也蕴含着全民健身的功能和含义,因为体育就是一个让人快乐的东西。
    不论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还是“‘欢乐体育行’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作为新兴的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公益品牌,运行两年来,项目的收获是巨大的。正如武汉体院的师生在总结中写到:“‘欢乐体育行’是一个双赢工程,既能发挥体育院校大学生在体育公益慈善中的作用,又能为体育院校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有助于大学生志愿者心灵成长。”
    两年时间,此项活动得到了院方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生志愿者的报名也非常踊跃,有将近600人次直接参与了活动。不仅打造了一支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自己的志愿者队伍,也发挥了体育院校大学生在体育公益慈善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为当地的老人、孩子、居民、部队官兵等,带去了全民健身指导和服务,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对大学生志愿者也是一次很好的成长和实践的机会。从这三个方面来说,体育基金会设立项目的初衷和目标都已经达到了。
    如此好的活动效果,也为“欢乐体育行”开拓了更好的发展前景。下一步,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也计划适度地再扩大一些体育类院校进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同时也将进一步规范申报程序和活动范围,严格方案设计与活动审批,希望将“欢乐体育行”着力打造成为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的一个新的体育公益品牌。

卢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