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需注意滑雪安全
随着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以及国家倡导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我国滑雪产业近年来迅速发展。根据卡宾滑雪等机构近期发布的《2017年滑雪产业白皮书》的数据,2017年中国滑雪人数超过了1700万,继续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
而在滑雪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滑雪安全始终是威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隐患——仅在2017年雪季,河北崇礼地区的雪场就出现数起人员伤亡事故,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如何有效解决行业快速发展和雪场安全运营之间的矛盾,中国滑雪协会等有关部门一直在思索并努力解决。
就在紧张备战2018平昌冬奥会的时刻,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滑雪协会在1月29日召开全国雪场安全工作会议,召集各地体育局、部分雪场管理者,共聚一堂交流经验,商量对策,出台下一步针对雪场安全的全国性巡查方案。
会上,处于安全监管服务和安全运营管理位置的两家单位做出的经验交流,引起了与会者的普遍关注。作为滑雪产业安全监督管理服务部门的代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体育局产业处副处长于锐介绍了哈尔滨市在雪场安全行政监管服务方面的做法。
于锐认为,加强雪场安全监管,首先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哈尔滨自2003成立了哈尔滨市体育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每年投入近30万元来保障滑雪场所规范监管工作。按照国务院和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2013年末,哈尔滨市已将高危险性体育场所行政审批权力全部下放至区、县(市)体育行政部门,对滑雪场所监管工作主要采取市、区、县(市)体育行政部门两级联动方式进行监督管理。
为更好地规范管理滑雪场所,哈尔滨体育局先后制发了《哈尔滨市体育局行政审批批后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哈尔滨市体育局“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方案》、《哈尔滨市体育项目经营场所现场检查随机抽查工作实施细则》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了行政执法人员名录库、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企业名录库,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了执法不公和随意执法等问题,规范了行政监管行为。
其次是严格依法管理,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哈尔滨市体育局对滑雪场所检查的重点:一是滑雪场所是否申办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二是滑雪技术指导人员有无相应资质;三是检查雪场索道设备是否有质监部门的年检合格证明;四是雪具和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等的安全状况;五是雪场照明、重要警示标识、消防设施、广播、安全通道、滑雪人员须知等是否符合标准的落实情况;六是检查是否设立医务室、有无专职救护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急救设备、常用药品等是否齐备;七是检查各滑雪场所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是否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检查报告等各项制度是否完善并落实;八是将场所名称、地址、法人及联系电话进行登记,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官方网站公示。
同时于锐认为,要把强化专业法培训与示范执法相结合,同时规范引导,把管理和服务相结合。自2005年起,哈尔滨市体育局就会同中国滑雪协会和哈尔滨体育学院等部门,培训了大批滑雪场所设计、经营管理及滑雪场导滑人员近3000人次。目前国内各滑雪场所均有哈尔滨市体育局培训的专业人才从事滑雪产业领域工作。
来自雪场的代表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总经理赵兰菊分享了该雪场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做法,同样引起了同行们的热烈反响。赵兰菊从构建安全风险管控体系,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日常巡检三个方面,让与会者详细了解了松花湖度假区在雪场安全风险管理上的成套经验和做法。
赵兰菊特别强调了日常巡检的重要性,雪场每周组织专项安全生产检查至少一次,对存在的问题或隐患以整改通知的形式发放到部门,确保完成整改率100%, 并与安全绩效考核挂钩。同时对游客进行全方位的安全风险宣传,在酒店、滑雪场设置安全须知卡提示,设置视频宣传、大众滑雪教学片、安全公示、营业时间每半小时安全广播等;对雪场器材进行日检和维护,做到器械损坏不出租,设置60名安全巡逻员,对雪道安全巡逻,加大医疗保障力量的配备。松花湖度假区在完善的安全管控体系和严密的实施下,安全事故一直保持在较低的发生率,有效保障了雪场的高水平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