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场实现四季持续发展找准定位是关键
雪季即将结束,不少滑雪场将迎来漫长的休业期,对于滑雪场这样的重资产投入项目来说,如何在夏季反季节运营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实际上,目前中国有93%的滑雪场在夏季处于停业状态,只有7%开展夏季经营。而在夏季经营的过程中,没有专业的员工做经营、不知如何续客、不会设计夏季的产品、不敢做硬件的投入、不知道如何入手去做四季的经营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雪场。
位于河北张家口崇礼的太舞滑雪小镇,一直以来都将自身定位于四季度假小镇,据太舞旅游度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茜介绍,2018年太舞滑雪小镇夏天客流量达到近15万人次,基本与2017-2018冬季客流量持平。现如今不少雪场尝试进入全季经营模式,如北京的渔阳滑雪场开展的山地高尔夫,重庆金佛山滑雪场开展的夏季缆车旅游项目。可就实际效果来看,很少有雪场能实现冬、夏两季盈收持平。在雪场“扎堆”的河北崇礼,太舞滑雪场何以将四季运营作为特色?找准定位是关键。
“在经营过程中,我们需要有一些定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还要行业趋势分析,深入了解自己的资源,最终对度假小镇作出合理定位。”太舞滑雪度假小镇副总裁王世刚说道。在定位过程中,针对冬、夏两季则要进行不同定位,有所侧重。以太舞为例,冬季定位为集滑雪、温泉等一体的滑雪度假村,而夏季主要面向家庭度假客群,开展营地教育以及家庭度假活动。
除了对冬夏两季的经营方向有所定位,在夏季的项目设置上也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不同设置。滑雪场作为重资产项目,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夏季经营无疑能为缩短投资周期提供帮助。可如何在夏季进行项目设置一直是四季运营痛点,一方面仅仅利用雪场原有条件开展夏季运营品类单一,难以吸引客流;另一方面追加投资建设夏季游览项目又与经营初衷相违背。分季节规划项目,选择创意性高、投资小的特色项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
王世刚介绍,早在2017年太舞就开始了夏季运营布局,太舞利用其独特的地形环境建设了拥有两块足球场,一个垒球场,三个网球场和八个篮球场的体育公园。将单一的滑雪度假村扩展为拥有多项体育设施的综合性度假村,同时在夏季还利用其山地条件举办多项越野跑赛事,168越野跑、斯巴达越野障碍赛等多项精品越野跑赛事也将在今年夏季落户太舞。赛事的举办一方面能吸引客流,另一方面也能扩大雪场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除此之外,今年太舞还将引进来自新西兰的山地无动力卡丁车,原有的三条山地自行车赛道也将进行扩充,增加直线和练习场地。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独特性是夏季项目设置的关键,对于不同雪场来说,山地条件好的开展山地型营地,水资源丰富的开展水上项目,根据不同优势结合户外休闲、山体运动、养生度假几个方面进行夏季运营才能在四季运营中脱颖而出。
虽然四季运营中将经营过程、项目设置上进行了双季划分,可对于客流来说,需要的不是“划分”而是“转化”,做到冬客夏去,夏客冬来。经营过程中雪场应通过场内二次联动销售,将冬季客流引导到夏季度假,实现客流的转化。对于雪场来说,四季运营不仅能改变“用半年时间赚一年钱”的现状,还能合理配置资源,实现雪场的持续发展。(转自3月22日《中国体育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