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雪季预期向好 雪场提升服务意识是关键
从今年“十一”新疆可可托海滑雪场正式对外开放,开启了国内新雪季大潮,近日国内各大滑雪场接连举行了盛大的开板仪式,崇礼、东北地区这两天更是迎来了这个雪季的首场降雪,雪友们在朋友圈不停晒着驰骋雪场的英姿,雪场也不断发出更多雪道开放的信息,让人们着实感觉到,雪季来了,滑雪氛围更浓了。
记者近期采访了几位多年深耕滑雪行业的领军人,他们是资深滑雪爱好者,也是滑雪行业从业者和观察者,从他们的角度谈谈对新雪季的国内滑雪市场的预测和建议。在采访中被访者都提到了在新雪季滑雪场首要提升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可见在未来这将是国内众多雪场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提升服务意识,让滑雪运动参与者有更好的滑雪体验,不但在雪场经营方面能让雪场培养更多“回头客”,在普及方面也能带动更多滑雪体验者因为优质的服务增加对滑雪的兴趣。
“中国1300万滑雪者在经历一个大幅缩短的雪季之后,‘憋’着的滑雪需求有望在新的雪季释放。而且随着冬奥临近,各类媒体宣传密度增大,会吸引更多新的滑雪人群加入到客群。”著有中国第一本滑雪攻略书《滑雪在中国》的滑雪达人郑峻峰说道。他表示,每年国内有一批稳定的滑雪爱好者都要出国滑雪,近在日本,远至欧美,这批滑雪爱好者在滑雪技术、财力和需求方面都是滑雪圈的头部消费力量,他们今冬留在国内滑雪是更实际的选择。因此雪场和雪具商应提高服务水平和产品力,大力争取这批客群“回家”。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作者、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也有同样的看法。“尽管还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撑,但我认为出境滑雪客群转为内循环消费很可能会成为新雪季最为突出的变化。”他说,“按疫情目前形势看,国际间人员流动仍然将被严格管控,部分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宣布滑雪场将不对外开放。对于国内雪友而言,本雪季出境滑雪将很难纳入计划。因此,转为国内滑雪度假将是大概率事件。”
针对这一变化,专家不约而同提出要提升雪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说:“对于有出国习惯滑雪的消费者,单纯从滑雪角度来讲,并不需要优惠政策,因为国内滑雪消费比国外低,各雪场应该要做好品质服务,包括滑雪的舒适度,人流量的控制,餐饮水平和雪道质量等,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雪场服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金雪花滑雪产业联盟秘书长徐丽晶同样也是一位资深的滑雪爱好者,她认为目前国内大型滑雪度假区的配套设施已经达到先进水平,所需要提高的就是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包括语言、行为、服务理念等等。目前国内对于从业人员的服务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人员的岗前培训也不规范,所以雪场应在这方面着重加强管理。
对于一些具有消费能力拖家带口的度假客人来说,他们更加看重也更加需要雪场优质的滑雪服务。郑峻峰建议,对于首次滑雪的度假客人、孩子和老人,需要贴心的服务和指导;对于没有购买教练服务的客人,雪场应当配置服务人员给予照顾和指导,比如在穿鞋区有服务人员帮穿脱雪鞋,在出发区有教练给有困难的客人提供帮助,减少初学者紧张的心情,降低受伤风险,提高满意度,增加差异化。(转自11月20日《中国体育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