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锻炼——调动学生锻炼热情比考试更重要
高考要不要加试体育课目,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缘于10月底,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每个学生在学校至少学会两项体育项目。另外,将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为何会有人质疑高考加试体育,理由概括为,一是担心加重应届高中生的课业负担;二是担心学生会因此而减少睡眠;三是担心像中考体育那样,有的学生为考试而考试,失去了锻炼身体的目的等等。
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有关部门为何要发布《意见》?
日前,北京市体检中心、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发布《2011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资料报告》。这份报告分析了北京市参加体检的200多万人次的数据,结果显示,血脂异常是最常见的异常体质。在同时公布的专项体检,如中招、高招、征兵等体检报告显示,以高中为例,高中毕业生,男生超重15.36%、肥胖16.75%;女生超重9.54%、肥胖7.83%。众所周知,肥胖是导致血脂异常的因素之一,而完全合格的学生仅占一成。
而就在今年的征兵体检工作中,据北京朝阳第二医院院长李瑞杰介绍,肥胖超重、骨关节病症是挡住适龄青年征兵的关卡。当然还有视力差、体能弱等因素。
据中国大学生体质调查显示,25年来大学生体质一直下降。大学生体质问题,源在中小学。有调查表明,中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重点高中学生超重、肥胖率最高。
此次《意见》的出台,是希望高中生走出题海的包围圈,投身到运动场上,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然而为了达到这一效果,用成绩来说话只是一种方式,当然还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如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渐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其实,增强学生体质最好的办法是实施素质教育,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那么,在现行高考制度下,有关部门不妨在锻炼项目上寻求突破,如设置学生们感兴趣和喜欢的运动项目。日前,很多人其中有学生,也有老年朋友均在跳韩国“鸟叔”创编的《江南Style》,据崇文小学校长白淑兰介绍,自从孩子们开始跳改编后的《江南Style》,学生的出操率大大提高。以前,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学生到校卫生室开病假条,现在少了。孩子们乐此不疲,从被动锻炼到主动锻炼。
可见一个看似简单的舞蹈却将学生们锻炼的热情提高了许多,由此联想到,我们在想方设法将学生们拉到操场时,其实不如多动动脑筋,创编能够让孩子们感兴趣的锻炼方式,以达到不是因为考试而被动锻炼的局面。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体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民族的兴衰。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培养孩子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幸福生活铺一条健康大道。
(郭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