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赛季中超——学着做个“好媳妇”

    新赛季中超联赛的“追求者”越来越多,上门“求亲”的络绎不绝。同几年前相比,“皇帝的女儿”终于不愁“嫁”了……
    中超联赛在2013年红火开局,不仅观众上座率较往年又有提升,赞助商也接踵而至,在国家队战绩不佳的背景下,这无疑出人意料。
    居“危”思危,中超如何回报那些“倾慕者”?又怎样维系、巩固与他们的关系?
    思来想去,中超应当学着做个“好媳妇”,这对于未来的发展或许会产生推动作用。嫁为人妇,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这是贤惠媳妇应具备的美德,不论皇帝的女儿,还是平民的闺女,照着做了,日子会过得美满。
    贤惠媳妇历来勤俭持家,虽然中超现在有众多赞助商捧场,但更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中超联赛如同居家过日子,少不了“柴米油盐”,什么钱该花,钱该怎么花,事先得有个盘算。赞助商目前看重中超这个品牌,愿意为其投入,可他们的钱并不是白来的,因此中超花钱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决策——商人讲究把钱花在刀刃上,所以中超花钱需量力而行,要与自身在世界、在亚洲的地位相匹配,切忌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新赛季中超开幕式办得比过去简化,不仅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的积极响应,也是重塑中国足球形象的开始,更是对赞助商投资负责,因此这一做法要提倡、要延续、要落实。
    中超联赛办得好不好体现在自身运转上,还表现在国家队的战绩上。当前,两者间显现出落差,这说明联赛与国家队有些关系还需协调,特别是国家队需要各方面支持时,中超要无条件予以保障,不能漠不关心。国家队的成绩稳步提高后,中超的赞助者还会日益增加,否则一时的繁荣不会长久。“好媳妇”不能小心眼儿,得有大局观,这样日子才会过得和美。家和万事兴,哪个赞助者不期望和谐的投资环境?
    “好媳妇”还不能整天待在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要主动肩负起树立“五好家庭”形象的责任。对于中超而言,对外交往的关键在亚冠联赛。在过往的亚冠联赛中,中超球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只有大连实德和深圳健力宝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进入四强,上一个俱乐部级别的亚洲冠军还是由辽宁东药队在1990年获得。中超如果不能把联赛办到亚洲一流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赞助者的信心,虽然中超现在门庭若市,但如果不能“出得厅堂”,有谁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
    能否烧一手好菜衡量的不仅是一名“主妇”的厨艺,还有内涵。中超联赛要想获得更高的人气,更好地回报赞助商,必须注重“菜品”质量,讲究“色香味”的同时,尽可能展现出其文化内涵。东北菜可以乱炖,但中超绝不能乱踢,倘若像武汉卓尔队柯钊踢向北京国安队马季奇那样的两脚,就算有再好的“食材”,这“菜”也没法吃了。讲技术、讲风格,这是中超要一以贯之的。
    做个“好媳妇”不容易,“皇帝的女儿”做个“好媳妇”就更难,要不怎么会有那出京剧《打金枝》!
    面对前来“求亲”的赞助商,中超是否有自信做个“好媳妇”?

(李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