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健力宝足球队重访巴西——致逝去的青春
受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影响,现在流行“致青春”。足球界也不甘人后,5月27日,“再续巴西缘、重温足球梦,暨健力宝足球队20周年重访巴西”的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健力宝集团邀请原健力宝青年队教练朱广沪以及队员李铁、隋东亮、张效瑞、陶伟等球员加盟,组建“健力宝明星足球队”,年底重访巴西。
20年前,29名足球小将远赴巴西,开启中国足球第一次留学之路。而这一举动也是当年中国足球的一次大胆尝试,带给国人对于未来的无限憧憬,轰动一时。虽然1998年球队以解散告终,但健力宝的很多球员都成为当时甲A联赛的主力。而曾经意气风发的他们,如今已华丽转身:李铁任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中方教练、张效瑞任天津松江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郝伟任中国国家女足主教练、隋东亮任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青年队主教练、陶伟任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教练……
此次,他们重回巴西,除了重温当年的足球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巴西足球文化。如果每位教练都能将其所见所学带到各自球队,相信对球队发展、对其教练生涯都是大有裨益的事。而这也正是他们此次巴西行的目的——为提高中国足球运动水平进行再一次探索,贡献微薄之力。
当年甲A联赛,让正值青春的我成为专业球迷爸爸身边的业余小球迷。而当年的健力宝,更是我们记忆中抹不去的一段青春故事。相信很多球迷至今看到李铁等球员时,都会不自觉地冒出一句,“这是当年健力宝的球员”。而爸爸最喜欢加入天津泰达队的健力宝球员张效瑞,夸他技术好、悟性高,跑位灵动,最具桑巴风格,常常在关键时刻有即兴发挥似的传球。每到天津队比赛,爸爸常常大呼小叫,为张效瑞的技术叫好,更为队友无法领悟其绝妙的传球而浪费机会叹息,“不在一个水平线”,爸爸常为张效瑞“打抱不平”。张效瑞后来因伤早早退役,爸爸更是常常想念,“这球要是张效瑞肯定不是这么处理”成为他嘴边上常说的一句话。
提到爸爸的故事,只想说明一个事儿。近几年,中国足协大力开展“留洋计划”,葡萄牙、法国、西班牙,都留下了不少足球少年的足迹,有的是短期训练,有的至今还在那里。然而大多留洋球员最后的归宿还是我们自己的联赛,而足球毕竟是11个人作战,当不同技术风格的“海归”和本土球员成为队友后,如何配合?不管是意识上、技术上,甚至是职业精神。这些问题是不是更值得思考?
(邢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