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短道速滑世界杯——暴露问题对手浮现

    伴随着新赛季的开启,以及索契冬奥会的临近,中国短道速滑队的表现也备受关注。而在中国、韩国两站世界杯赛场上,中国队的表现喜中带忧,略显不足。不过,按照此前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的安排,这两站世界杯比赛并未做重点应对,只是检验训练效果的强度课。
    尽管是强度课,但从队员在场上的表现来看,求胜欲望以及拼搏精神都令人赞叹。不过韩国、加拿大、美国,以及俄罗斯等队伍的表现,也为中国队备战过程中带来了冲击。

失误中找不足

    中国站,王濛在强项500米上出现摔倒,金牌被小将范可新收入囊中。但王濛出现的意外摔倒仍令人担忧,此前在其参加的世界杯、世锦赛、冬奥会等重大赛事中,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出现过。而刘秋宏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包括梁文豪在韩国站接力中的表现,同样是在没有人碰撞的情况下摔倒,也呈现了队伍在细节上的不足。
    中国站世界杯结束后,李琰就曾谈及过王濛的意外摔倒,她表示,由于这两站世界杯比赛并没有特殊的安排,队员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不在巅峰,才会导致失误时有发生,“只是作为一堂高强度的训练课,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她说。
    虽然明知道是训练课,没有成绩指标,但队员的求胜欲望非常强。尤其是中国站比赛,队员都希望在家门口能够有好的发挥,因此反而出现了一些意外。
    “从比赛上看,我们在细节的把握上还不够,有些环节没有做到、做好。对于比赛当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也应引起高度重视,比如起跑问题,高速滑行当中的控制,超越与反超越的路线把握与时间把握等等。而有些问题过去没有发现的,这次出现在老运动员的身上,需要认真总结。”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主任赵英刚点评说。

团队精神令人赞

    尽管在赛场上暴露了一些细节上的不足,但中国短道速滑队员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值得赞叹。尤其是在失误之后不放弃,努力拼搏的表现难能可贵。王濛在中国站500米1/4决赛中起跑摔倒,后在别人超越一圈后奋起直追,最终还追到了第三位。虽然没有获得晋级资格,但在失败后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显示了队伍的一种力量。
    虽然王濛在赛后自嘲摔倒是“老了”,但李琰却把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王濛的失误,跟我的技术安排有关系。我在安排上会兼顾团体,她如果只考虑打自己,1000米应该能进决赛。但我希望周洋也参与到战术配合中,团队为主,王濛也是这么去做的,过多地消耗了体力。周洋起速有点慢,失去了机会,也影响到了王濛,比较遗憾,但也是教练的问题。”李琰说。
    而在王濛、刘秋宏相继折戟1/4与半决赛后,范可新在决赛中勇夺金牌,呈现了较强实力。男子方面也有亮点迸发,韩国站上拿到男子1000米金牌的武大靖,绝对是前两站世界杯赛场上的惊喜。这位小将自去年初出茅庐,在男子500米上呈现了较强实力,不但收获世界杯金牌,还配合梁文豪在世锦赛上摘金。韩国世界杯,武大靖在安贤洙、奥利弗等诸多强将的包围下,能够一直保持领先优势,也为中国男队在索契冬奥会增加了一份砝码。而韩天宇也在上海世界杯的男子1500米中杀入决赛,虽然最终未能拿到奖牌,但小将的实力已经彰显。

新规则竞争更强

    或许,很多人会把中国和韩国两站世界杯比赛与往年的世界杯赛事相提并论,感觉中国队在实力上是不是有所下滑。但其实冬奥会年前的世界杯赛事实施了不一样的规则,导致对手增强,竞争更为激烈。
    都灵冬奥会结束后,国际滑联为了给队员们更多的比赛机会,在每一站世界杯上增设一个项目,比如第一站世界杯增设500米,那么第二站和第三站便会增设1000米与1500米。这样一来,会让强手分流,金牌分色。
    而到了冬奥会年,国际滑联将6站世界杯减少至4站,在设项上也不再增设项目,只有一次机会。各个国家都围绕世界杯做了专门安排,从第一站开始就为冬奥会做足准备。因此,一个项目的每一轮都很激烈,和过去世界杯的打法完全不同。
    此外,奥运会前,各个国家的选拔机制也不一样,韩国是在上赛季结束后便选定了人选,而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则是在参加世界杯之前进行的选拔,队员们经过了高强度、高节奏的选拔赛,状态都相对处于巅峰时期,对于世界杯比赛的适应性很强,在前面两站世界杯上都发挥不错,尤其以加拿大和美国最为明显。相对而言,中国队的节奏尚未调整好,因此前面两站世界杯的比赛虽然发现不足,积极应对,但也无需失去信心。

(王向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