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运动会——让“人民的节日”落到实处
若干年前,省(区、市)运会是各地检验青少年后备力量竞技水平的重要舞台。随着全民健身热潮日益澎湃,群体项目不仅逐渐成为省(区、市)运会的重点之一,而且展现出与竞技项目齐头并进之势。
吉林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群体项目金牌多于竞技项目是运动会的最大亮点。长期以来,吉林省非常重视群众体育工作,一些群体项目被引进上届省运会,不仅颁发与竞技项目同样的金牌,而且金牌数量超过了竞技项目。“金牌大把大把地往外发”是当时留给参与赛事组织的工作人员的最深印象。
为便于更多的群众报名参加省运会,组委会将报名点扩展至吉林省内各市州县的单项运动协会,而且截止时间尽量后延,以吸引更多的群众报名参赛。尽管羽毛球等项目不是吉林省竞技体育的优势,可由于群众喜爱,省运会将其列入社会组,这既是基于过去的经验,也是沿袭了往届的做法,更是着眼未来的方向。
近年来,全国一些省(区、市)的运动会对群众体育的倾斜日渐明显。除吉林外,群体项目也是河北、江西等多地举办运动会的设项重点,虽然组织形式各有不同,但向老百姓颁发更多的金牌不仅是各地体育主管部门的愿望,也是大势所趋。
全民健身不但是竞技体育的基础,也是竞技体育的延伸。从近几届全运会的主题口号——“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全民健身,共享全运”——不难体会,群众参与已被放到突出位置。由此而来,省(区、市)运会将群体项目视为重点之一顺理成章。省(区、市)运会既是对竞技体育的检阅,更是对全民健身的有力促进,由此产生的社会凝聚力和精神感召力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让“人民的节日”落到实处,让普通百姓参与到各级运动会中,使每一位普通百姓都能共享体育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