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足球——“错综”2013
怎样形容2013年的中国足球?没有统一标准。至少在我眼中,它纷繁复杂,因此选用“错综”代为概括——一方面,以广州恒大为代表的中超力量称雄亚冠并驰骋世俱杯令人欣喜;另一方面,国家队的战绩起伏不定让人忧心。
中超与国足如同两列奔驰的火车,虽然在不同轨道上运行,但对中国足球的作用却应是共同的。不过,我们在2013年并没有看到期待中的合力,反而是在两者交错之后背道而驰——中超的繁荣以及恒大、国安等队在亚冠上的良好战绩似乎没有对国家队产生根本性促动,国家队的不佳表现也没有动摇中超的稳定,中超与国足以各不相同的面孔呈现自我,这是中国足坛多年来较为罕见的。
当广州恒大在世俱杯的舞台上潇洒走过之后,山东鲁能、北京国安等多家俱乐部似乎受到了强烈的诱惑与刺激,不约而同掷出巨资,准备在2014年大干快上,尽管此时恒大已经放孔卡回巴甲,穆里奇也有被抛售的可能。
某些时候,不得不承认金钱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恒大接手广州足球不到4年,便从一支中乙球队跃升至亚冠王者,虽然其间原因多多,但绝对不能忽视金钱发挥的效力。不妨比较一下,当前的恒大队与4年前相比,无论教练员还是球员,哪里还有当初的影子。经过天翻地覆的改变,丑小鸭顷刻间被塑造成白天鹅。
有“恒大模板”摆在那里,是不是每个复制者都能从中获取成功的魔方?当鲁能、国安等俱乐部要么悄无声息,要么大张旗鼓地纷纷趋之若鹜之际,有谁敢保证他们就是下一个中奖者?
各俱乐部欲尽快改变中国足球落后面貌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运用同一个速成模式,果真就能百发百中?俱乐部在成绩上有一些长进或许不难预料,可国家队的胜败也能由投资大小决定吗?
众所周知,恒大队中云集了近十名国脚,每当国家队有赛事,多数人会被征调。然而,为什么由相似人员出战不同的比赛,结果会出现较大的反差?显然,这与俱乐部队核心位置由外援担纲有直接关系。俱乐部只要资金雄厚,通过购买外援即可增强实力,而国家队却无法运用这一方式弥补自身短板,于是造成了俱乐部逆市上扬,国家队萎靡不振的局面。
中国足球2013年的“错综”之势已成定局,但在一片“繁荣”的声势中,有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究竟哪些是中国足球必需的,哪些是可以有选择地吸取的,哪些是要防范的……
到世俱杯展示中国足球的形象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必要的,但那并不意味中国足球硬实力的根本性提高,俱乐部的辉煌应建立在对中国足球的本质贡献上,靠金钱堆砌的繁荣带给中国足球的只是虚幻而非真实。
当2013年即将过去时,我们憧憬2014年的中国足球更加脚踏实地。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