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才有“足球李娜”?

    中国体育传媒界有一共识:足球多小的事都算大事。更不要提已经停摆了十年如今再次召开的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大会了……足协大会自然会成为各大媒体的关注焦点,但如果说还有什么项目、什么人能从各大媒体体育版分得一杯羹的话,无疑就是正在征战澳网的李娜了。
    足球和网球,一个集体项目,一个个人项目,一个全场对抗,一个隔网对抗,一个大球,一个小球……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却有很多共同点。
    最明显的就是二者都是我国职业体育改革“排头兵”:1992年,我国进行了以足球项目为试点的“体育职业化”尝试,在这之后,篮球等项目也加入了“体育职业化”行列,共同搭建了我国目前的“体育职业化”体系;相比于足球、篮球项目,网球项目因其自身的特殊性,直到2006年前后才开始“试水”单飞,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的李娜、彭帅、张帅、郑洁等人之所以能在世界职业网坛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和我国网球项目的职业化改革不无关系。
    再说回李娜。李娜虽然并不愿意回答中国记者有关“夺冠(输球)最想对中国球迷说什么”的问题,但她自己也承认,她的成功带动了很多中国孩子走上网球场。而这,正是目前中国足球界最欠缺的——榜样的力量。
    之前曾采访过长期担任国家队领队的老足球工作者张俊秀,他对记者说:“我认为国家队最重要的就是给国人带来希望和信心,当然并不一定说成绩有多好,但是必须要在赛场上展现出我们的精神,让人看得起劲。”
    张老所言不虚,球迷之所以对中国足球,尤其是国家队不满,一方面是成绩上的,更多的则是“精气神”层面。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球迷可以接受自己的国家队像1997年十强赛上2比4输给伊朗队那样“站着死”,也绝不能接受球队像去年6月15日主场1比5惨败给泰国队那样“蔫着死”!
    在这方面,李娜无疑做得更好。今年澳网,李娜就是在女单32进16与捷克球手萨法洛娃的比赛中打出了堪称“网球界奇迹”的一场比赛:在首盘1比6落败的情况下,次盘又被对手打出赛点,但李娜没有放弃,而是一分一分地咬,最终以2比1逆转晋级16强!
    何为体育?就是能够带给人勇气、荣誉和乐趣的东西,赛场上的李娜,无疑是“体育”的最好践行者。
    与此相比,中国足球的表现就要差了很多。当然不仅仅是国家队,我们的俱乐部,我们的青少年球队以及我们球员的个人表现都与社会各界对中国足球殷切期待相距甚远。
    中国足球需要一个“足球李娜”,无论是真正能展现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精神的“国家队李娜”、体现中超联赛卓越成果的“俱乐部李娜”还是能在中超乃至世界赛场上展现出良好技术水平、心理状态的“球员李娜”……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当口,一个真正意义上“足球李娜”的出现将极大地改善中国足球的现状,提振社会各界对我国足球项目的信心,促使足球项目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但愿有朝一日,中国足球能够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李娜”。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