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南美超级杯——中国足球何时“占领”鸟巢

    明晚在鸟巢举办的南美超级德比杯对于中国足球意味什么?

    阿根廷队与巴西队作为国际足坛顶级豪强为人瞩目,梅西、内马尔等巨星亲临北京献技让数以万计的中国球迷大饱眼福无疑令人兴奋,除此之外,这场比赛似乎与中国足球没有更多关联。

    的确,虽然同为足球,但南美德比与中国足球却是全然不同的两回事,阿根廷队与巴西队只不过借助鸟巢这个平台,完成他们之间的第100场交锋,球迷只是掏钱买票去捧场。说得直白一点儿,南美德比只是打着足球旗号的一场商业演出,其本质与演唱会等没有太大区别。

    商业比赛大规模兴起是在1994年,当年5月,中国国家队在工体战胜意甲桑普多利亚队,从而掀起了广大球迷的观赛热情。客观地讲,由于有中国球队的参与,商业比赛很大程度上承载了浓重的爱国情怀,当阿森纳、AC米兰、佩纳罗尔等欧美俱乐部队相继败走中国后,中国足球的自豪感也在那一时刻油然而生。不过,从理性的角度审视,球迷对于当时中国足球的胜利显得过于盲目乐观,进而失去冷静判断,也造成了日后的失落与无奈。

    2000年后,商业比赛举行得已不像之前那样频繁,球迷也从对中国球队的追随转而将目光投向巨星与偶像。2003年夏,当西甲豪门皇家马德里队来华与中国龙队比赛时,由于皇马拥有贝克汉姆、菲戈、齐达内、卡洛斯等巨星,因而比赛时引发京城万人空巷。及至2010年后,中国球队参与商业比赛的机会日益减少,更多的是由两支欧美强队同场竞技,其中以2011年在鸟巢举行的意大利超级杯最为典型,因为那时恰好是中国球迷熟悉和喜爱的国际米兰与AC米兰对撞,而萨内蒂、伊布等具有代表性的球星均在阵中,所以一度让球迷心潮澎湃。

    不难看出,此次阿根廷队与巴西队的南美超级德比杯是当年两支米兰球队对垒的翻版,尽管与中国足球没有直接关系,但经过岁月的打磨,中国球迷已经接受了这种商业比赛的模式——中方搭台—外方唱戏—球迷掏钱——只要“演出”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演员”具有足够的号召力,票房是不用发愁的。

    鸟巢已在北京矗立多年,但中国足球却从未在此涉足,反倒是境外球队接踵而至,说来道去,里面已经没有中国足球什么事了,这种状况似乎有些尴尬。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电影界曾经引进大片的做法,虽然各院线在一段时间内由引进的影片充斥档期,可数年后,中国电影再度崛起,各种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而且可以同大片分庭抗礼,甚至有的还占上风。

    中国足球呢?是否也要学一学电影界的运作方式,不要一味地固执认为“商演”与己无关,其实道理是相通的,只是如何对接而已。

    当然,足球水平的提高并不像写几个剧本那样简单,而要通过时间积累。20年前,中国足球曾令工体为之心动;现在,我们只能静观南美德比;10年之后,中国足球是否能够“占领”鸟巢?

    这是许多人的梦!

(李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