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男足——押题与应考

    上学时,考试是家常便饭。每次面对试卷,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往往镇定自若,对答如流,而我等爱玩之辈却总是愁眉苦脸,提心吊胆。虽然没能在考试中学会考试,但一直在考前琢磨老师会出什么样的试题,偶尔押中,自然欢天喜地。不过,这种几率实在太低。长大以后,慢慢明白了,要是当初能把知识掌握牢固,根本用不着管他考什么?!可是,后悔晚已,我已到了“老大徒伤悲”的年纪……
    说起押题与考试是因为联想到今天傍晚要在吉隆坡举行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第二轮暨40强赛的抽签仪式。两者看似不搭界,但其中的某些道理却是相通的。
    中国队对于这次世预赛的关注始于今年年初的亚洲杯赛前或更早时候,因为打好当时的亚洲杯可以提升在国际足联的国家队排名,进而获得种子队资格,并在世预赛分组时合理避开伊朗、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强队。中国队的努力在那次比赛中得到回报,今晚,他们将在抽签中居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
    精心备考是中国队取得亚洲杯满意成绩的前提,无论是面对沙特队,还是乌兹别克斯坦队,抑或朝鲜队,球队都表现得临危不乱,从容自如。这一经验无疑值得今后继续保持。
    然而,在本次世预赛抽签前后,媒体过多地强调了抽签时的种种利好,似乎把中国足球未来的命运押到了运气上,这种“价值取向”并不可取。
    诚然,在世界杯亚洲区40强赛中避开一些强队的确增加了中国队晋级12强赛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分组抽签,我们应当持顺其自然的平常心态,过分地渲染运气的好坏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如果媒体的主观之举影响到中国队的态度,那么对其未来备战有害无益。
    中国足球要想再次冲出亚洲,攻克强队是必然要经历的重要一关,即使现在不与之面对面,今后迟早要同场竞技。这就如同考试,当考生系统地掌握了解题方法后,不论遇到难题还是怪题,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而对知识一知半解时,应考者自然盼望着试题能与自己熟悉的内容相吻合,可这就得碰运气了……俗话说,十赌九输。
    当中国足球的水平尚与亚洲最高水准还存在一定差距时,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坦然面对,不能好高骛远,指望运气在其中充当重要砝码,那又会让我们走上另一条功利之路。中国足球没有什么“苦主”与“甜主”,就算面对实力较弱的球队,不认真对待,同样取得不了好成绩。
    本次40强赛及未来的12强赛,遇到哪些对手是客观决定的,中国队要做的并不是费尽心机琢磨到底和谁在一起更有利,而是想方设法不失时机地提高自身实力,到那时,甭管是谁,你来一个我灭一个,来两个我灭一双。
    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远比“押题”更实用。

(李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