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瘦身——莫追“理想瘦”但求“健康美”

    女大学生追求“白骨精”身材,16.9%的人体重偏轻……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发布2014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体重和近视的问题,正在威胁江苏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显示女大学生低体重率仍维持高位,2014年全省女大学生低体重率高达16.9%,19岁、20岁、21岁年龄组女生的低体重率均保持在18%以上。与2013年相比,江苏学生低体重率增加了0.3个百分点。
    不知何时起,“瘦”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女性追求的时尚。遍观当今东西方世界,“瘦身”俨然成为女性中跨越文化界限的热门话题,甚至被部分女性奉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瘦身大军的行列,使得很多本来就已经较瘦的女孩子也拼命减肥。而这其中,女大学生群体的减肥现象尤为突出。
    “我怎么这么胖啊?”“我要减肥,不吃饭了。”——类似的对话在女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频频出现。在以瘦为美的部分女大学生眼中,苗条的魔鬼身材令人神往,于是,节食、减肥成为校园时尚。不过,女生们想象不到的是,因过度节食减肥而引发神经性厌食症的人数越来越多,过度节食还会引发骨质疏松、女性月经紊乱、肠胃炎甚至不孕等疾病。但是一些女大学生却不计后果,不惜代价想方设法减去身上的每一两脂肪,各种减肥招数层出不穷:抠喉诱吐、利尿剂、泻药、五花八门的减肥药、过度运动等,最终身体被折磨成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的状态。
    女大学生,她们步入了大学之后,相对高中来说自由了很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受和吸收各种信息。除了书本知识之外,也从大众媒体中获得大量信息:减肥广告的误导宣传、时尚媒体的瘦模特展示、电视剧里苗条的女主角……无形中获取到女性只有拥有“理想瘦”的身材,才会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样的信息,并潜移默化地刻意追求理想瘦、骨感美。
    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大众媒介所引导的“理想瘦”女性体形标准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化压力是引起女性尤其是女大学生负面体形认知,体形不满以及瘦身意向的重要原因。
    以胖为美的唐朝成为历史,“瘦”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女性是否美丽的重要标准之一。时尚界由于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加上与媒体的有机结合,俨然已经霸占了定义美丽的话语权。他们利用闪光灯下的美好形象,主导了新一代女性的审美取向。
    潮流与时尚的兴起,往往前有引领,后有推动,中间大多为身不由己,言不由衷,随大流而已。上个月,法国国会通过议案立法禁止过瘦的模特登台,这不仅为了保护模特,更是为了保护青少年。诚然,想要改变现状,需要政府、整个时尚行业、大众媒体等多方正确引导,倡导“健康美”。

(陆娟)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