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拳击——国内拳击教练亟待充电
古巴是世界公认的拳击强国,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夺冠如探囊取物,然而,在2013年国际拳联推出职业拳击10分制计分规则后,以前对职业拳击说“不”的古巴队,无论在世锦赛还是国际拳联WSB世界职业拳击联赛上依然所向披靡,继去年以全胜战绩问鼎WSB年度总冠军后,今年再次以15战全胜,其中包括9比1大胜俄罗斯,昂首挺进决赛,冠军卫冕在望,同时有5人直接获得明年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占17张入场券的近1/3。
人们不禁要问,古巴拳击为何能始终在世界拳坛保持领先优势,无论业余还是职业,难道他们就是凭借身高臂展、适合拳击的肌肉类型、爆发力、弹跳力等先天身体素质在世界拳坛上摧城拔寨吗?
记者在日前于咸阳进行的全国教练员培训班上找到了答案。古巴国家拳击队负责训练计划并培养出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的著名教练朱利安应邀作为讲师,在为期3天的培训班上,就国际拳联实行职业拳击10分制计分规则以及国际拳联WSB世界职业拳击联赛等国际比赛增多,密度加大后,古巴拳击界在训练理论层面上,如何对沿袭50年前苏联人马特维耶夫提出的“训练周期”理论进行改进创新,设计出更符合国际拳联职业拳击计分规则及赛制的新ATR训练方法,进行了详细解读,让中国拳击队及各省市一线队教练眼界大开,耳目一新。
记者虽然是外行,只听了首日的半天课,但古巴教练为中国教练准备的6页讲义内容所阐述的新观念新内容,足以让中国教练深刻感受到古巴拳击科学训练理论水平之高,对国际拳联10分制计分规则研究之透,对新的训练计划设计之细之严谨。
其中,与50年前苏联人马特维耶夫提出的“训练周期”理论中“大训练周期”不同的是,古巴拳击界认为,由于目前国际拳联AOB/WSB/APB比赛很多,原有的“大训练周期”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现代比赛更加注重的是比赛能力,所以对比赛的准备不能只是在比赛阶段,在平时准备阶段也要具有比赛能力。而传统训练模式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在一般训练阶段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缺少竞赛环境,大的训练量和低迷的竞赛动力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他们提出了ATR训练新模式理论,这种新训练模式的本质在于拳手训练的持续性和训练量的交替变化,而这种训练量的交替变化是在3种月周期里交替获得的,即积累 (A)、转型(T)和实现(R)。
与传统训练模式本质不同的是,ATR舍弃了在训练中追求同时培养多方面能力,更注重训练的效果,提高少数必要的能力。
应该说,通过过去两个赛季WSB世界职业拳击联赛的成绩证明,古巴提出的ATR训练新模式理论是科学有效的。或许这套理论对本来身体素质超群、拳击基本技术扎实和体能充沛的古巴拳手是行之有效的,更适合古巴的拳击情况,对目前正在转型的中国拳击是否完全吻合也另当别论。
但仅从这6页讲义文字和图表中所阐述的一整套论点论据,就足以说明古巴拳击对拳击训练理念理论的重视与研究,也就不难解释古巴拳击为何长盛不衰的原因了。
相比之下,中国拳击恢复近30年,尽管出现了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邹市明,并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突破,但真正能够在拳击理论方面有所建树的教练学者并不多,没有形成符合中国拳击的理论体系,更多是零碎的,经验式的,至今甚至连一本中国拳击统编训练大纲都没有,教练教的东西“五花八门”,所谓的“海盗式”打法很难在全国推广,冠军也很难涌现。
如今,中国拳击知耻者而后勇,拳跆中心聘请古巴著名教练来华讲学,在理论和实践上传授古巴拳击的训练经验,开阔眼界。因此,对正在转型的中国拳击来说,现阶段对中国教练恶补充电,非常有必要。
(杜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