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学根宝“笨”一点 国足的振兴就近一点

    中国人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在“古稀”的年纪,上海足球“教父”徐根宝选择再次出山。
    这次,他没有接过申花或申鑫的教鞭,更不是将2014年刚刚交付给上港集团的上海上港收回口袋,而是要组建全新的“上海崇明根宝足球俱乐部”!按照徐根宝自己设计的5年冲入中甲,10年立足中超的目标,倘若10年后徐根宝在自己80岁的年纪能够见证全新的俱乐部傲立中国足坛,莫说在中国足坛,在世界足坛也是一个壮举、奇迹。
    如今上海滩的三支球队,或多或少都受到过徐根宝的影响:申花、上港自不必提,那是徐根宝的“老东家”,即便是“外来户”上海申鑫,也曾长时间由徐根宝的弟子朱炯统领。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名帅林立、各自为战,上海的徐根宝几乎是“只手遮天”。
    “只手遮天”这样的说法自然是笑谈。如此情况的产生,一方面基于相关领导、俱乐部的信任和支持,也基于徐根宝自己对上海的“故土难离”。翻阅徐根宝的足球履历,可以发现足球职业化之后除了短时间执教广州松日和大连万达外,其所有“足球故事”都和上海有关,2002年,他更是拒绝了一众俱乐部的高薪邀约,塌下心来在崇明岛做自己的青少年足球工作。十年过去,徐根宝拉出了一支上海上港,也培养出了多位新晋国脚,如今,他又想要重复过去的老路。
    在这个“聪明人”扎堆的时代,没有多少人愿意做机械的重复工作,但对于足球项目,尤其是青少年足球环节,恰恰需要一些“笨人”、“笨方法”,而徐根宝,显然就是“笨”最大的推崇者——他“笨”到放弃外面的花花世界,而守着崇明岛一隅;他“笨”到现成的球员不要,偏要费力自己培养;他“笨”到即便已经70岁,还要做一项10年后才能开花结果的工作……
    如此想来,徐根宝似乎是现在中国足坛的一个异类,从东北到华南,从东部到西部,有能力这样做、愿意这样做的足球工作者太少了。在更多时候,大家都更想当省事、省心、省力的“聪明人”,但一来二去,损耗的却是中国足球的根基。
    徐根宝当然只是中国足球的个例,甚至是孤立者。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徐根宝,但我们可以学习他脚踏实地、从头做起的态度,如果人人都能“笨”一点,或许距离中国足球振兴的日子就会近一些,再近一些。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