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视角——迎冬奥 塑大众冰雪健身之风
“十三五”时期,既是我国全面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体育工作更加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因为,体育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不仅仅要改变在冰雪竞技体育层面主要依靠东北三省的弱势局面,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普及与拓展冰雪运动,在夯实竞技项目发展群众基础上提升国民体质、养成国民冰雪健身方式,从追求冰雪竞技水平提升到夯实冰雪运动群众基础,从推广校园冰雪运动到繁荣冰雪文化,从而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大力推动我国冰雪文化、冰雪产业以及大众冰雪运动健康、快速地发展。
为此,梳理分析我国大众冰雪健身现状,提出我国大众冰雪健身发展构想,不仅显得很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在某种程度上它关乎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的作用与影响力。
一、我国大众冰雪健身现状
(一)大众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
我国大众冰雪运动缺乏夯实的群众基础。由于地域与气候的局限,我国冰雪运动的开展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北冰南展”计划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但至今尚未得到有效开展。与欧美冰雪运动传统强国相比,我国冰雪运动人口整体落差大,冰雪运动的普及与拓展较慢,缺乏夯实的群众基础,冰雪运动没有像北美和欧洲等地已形成一种文化的传承,并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在索契冬奥会的雪场上,可以见到参加过5、6届冬奥会却至今仍活跃在运动场上的老将,也不乏兄弟姐妹举家上阵,同时登上领奖台的场景,他们成绩的取得都是源自于对冰雪运动的热爱。而冰雪文化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冰雪气候条件,并且要在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教育等综合活动的影响下,才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可目前,即使在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冰雪运动发展较好的地方也尚未形成成熟的冰雪文化,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国冰雪运动群众基础薄弱的根源了。
(二)大众冰雪运动的产业链条
我国大众冰雪运动尚未形成冰雪产业链条。目前,我国在冰雪制造与冰雪服务方面整体水平还不高,尚未形成冰雪产业链条。例如,在冰雪制造方面,在黑龙江只有齐齐哈尔冰刀厂一家生产黑龙冰刀。在冰雪场地布局方面,我国冰雪运动场地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相关配套设施仍不健全,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健身消费的多样化需求。我国绝大部分雪场建设在距离城市较远的乡镇,远离滑雪消费人口的聚集区。滑雪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一项昂贵的消费。通常情况下,交通不便、生活设施不健全等是制约大众滑雪健身消费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对于在市内的滑冰场来说,它们接待的大部分是青少年健身娱乐群体,而这部分人消费能力却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为冰雪产业,特别是冰雪服务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本身是包含多种服务内容的产业,许多服务项目不是用现代技术手段就能人为取代的,它还需要大量的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填充到这些岗位上去,但在实际中,我国大部分雪场、冰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远未达到冰雪服务产业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大众冰雪健身业的发展。
(三)大众冰雪运动的文化底蕴
我国大众冰雪运动的文化底蕴较薄。由于我国冬季项目开展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广大的南方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原因冬季项目开展很少,冰雪文化底蕴相对较为薄弱,人们对冬季运动项目的了解多是通过电视、媒体等获得,而像越野滑雪、冬季两项、跳台滑雪、单板平行大回转、雪上技巧等项目他们更是知之甚少,缺乏感性认识;而作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人们也是对常见的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等项目有较深的认识,而对于雪车、雪橇、北欧两项等尚未开展的项目也同样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大众冰雪健身不仅是某个地区的事,而是全国的事,只有进行全面宣传推广,才能形成大众冰雪运动的文化氛围。
(四)大众冰雪运动的推广与普及
冬奥会的举办工作不仅仅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投入,同时更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冰雪运动的开展也不仅仅是一个短期问题,它是一个关乎我国群众健身的长远大事。因此,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既要重视对竞技冰雪运动的投入,也要兼顾冰雪运动的推广与普及。但目前,我国冰雪运动大众健身娱乐方面的情况与冰雪运动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以2013-2014年度为例,北京市各类冰场、雪场接待大众健身人数在180万人左右,辽宁省170万人左右,吉林省260万人左右,黑龙江省420万人左右,张家口崇礼县142万人左右,共计1172万人左右。这里虽然没有包括内蒙古、新疆等地大众滑冰滑雪人数,但与我国总人口基数相比,参加冰雪运动人数少之又少,这与“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相距甚远。由此可见,我国在冰雪运动的推广与普及方面还任重道远。
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筹办工作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如何利用筹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之契机,塑造我国大众冰雪健身之风,从而使冰雪运动成为全体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塑造我国大众冰雪健身之风构想
(一)以冰雪运动推广与普及为抓手,奠定冰雪运动群众基础
在筹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期间,一是应将发展群众冰雪运动工作纳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扶持各单项群众冰雪体育组织建设,制定相关办法,从场地设备、人员配置等方面给予群众冰雪体育组织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要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冰雪体育技能水平,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基层广泛开展各类冬季群体活动,全面带动冬季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三是要积极支持冰雪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开展各类冬季群众体育活动,并把喜闻乐见的冬季项目:滑冰、冰车、冰猴、大众高山滑雪、大众速滑接力赛、大众雪地足球等纳入到群众体育比赛中,形成品牌活动,吸引更多的孩子、青少年、大众健身爱好者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从参与、喜欢到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庞大的冬季项目爱好者和健身群体。四是应加快转变经营理念,建立、健全一些便民化、便利化的冰雪场地及其配套设施,从而满足不同人群冰雪消费需求。五是要加大培训培养力度,促进冰雪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提升,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冰雪场地服务队伍。六是应增加冰雪器材与服装的供给,满足大众健身指导服务需求,形成稳定、健康的冬季项目体育用品市场、培训市场、竞赛表演市场、文化旅游市场等,从而扩大群众参与冬季项目的空间,掀起大众冰雪健身消费的热潮,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从而奠定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
(二)以借鉴经验、整合资源为手段,促使大众冰雪健身从娃娃抓起
在筹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期间,应充分借鉴欧美冰雪运动强国以及韩国、日本的发展经验,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开展冰雪运动。培养大量优秀的冰雪运动人才,不仅要依靠体育部门的力量,而且要发挥教育部门在冰雪运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应与教育部门进行深度结合,建立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协同合作机制,整合体育与教育部门力量。采取相应措施既要使冰上“示范学校”,“青少年上冰雪”,“冰雪宝贝培训计划”等活动起到引领作用,又要使花样滑冰、冰壶、冰球、速滑等项目走进学校体育课堂,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内容。这样做不仅可以扩大冬季项目选材范围,夯实冰雪竞技运动人才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兴趣。
(三)以冰雪文化为依托,推动大众冰雪健身走入日常生活
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筹办,是一个普及与推广冬季项目知识,推动冰雪运动,弘扬冰雪文化、提高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热情的大好时机。为此,有关部门应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宣传冬奥会文化,普及冬季运动项目健身娱乐知识,充分利用冬奥会的开(闭)幕式、火种采集、火炬传递等仪式宣传冰雪文化,并与冰雪文化产品一起营造冰雪文化氛围,促使大众懂冰雪、爱冰雪,主动参与到冰雪运动之中,丰富大众冰雪文化知识、提升大众参与冰雪运动兴趣。发挥有条件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发冰雕、雪雕、冰雪建筑等冰雪文化产品,推动“冰雪景观”、“冰雪艺术”、“冰雪生活”、“冰雪运动”、“冰雪游乐”、“冰雪旅游”等项目走入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冰雪文化产品需求,从而推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作者系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