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绿色出行——让自行车“大展拳脚”
随着城市的扩建,及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的出行半径也在不断扩大,多元化的出行方式虽然带给人们便捷,但城市人口数量和机动车保有量的猛增也让很多一线城市难逃诸如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的困扰。
当私家车出行成为主流,曾经的自行车大国变得不再风光,从昔日浩浩荡荡的骑行大军到后来只能在道路的“夹缝中生存”,自行车从人人出行的首选逐渐变成少部分人偶尔近途的代步工具。
然而,当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当近几年的骑行文化逐渐在城市中盛行时,人们再一次将目光定格到自行车上。特别是在上月最后一个周日,这个被确定的“北京自行车日”上,北京的广大骑友们获得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今年北京市将完成300公里自行车道治理,计划到2020年,五环路内建成320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路。目前,五环内只有70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这意味着2020年将扩大到现在的3倍以上长度。与此同时,今年还将再新增一万辆公共自行车,其中海淀区将新建公共自行车系统,新增3000辆自行车。
对于经常挤占自行车道的机动车,也将大力整治乱停车问题,加大拖车力度,违停也将扣分。在路权保障方面,要向自行车和步行倾斜,保障骑行人员和行人的合法权益。
一系列在政策上和硬件设施上的投入,让北京的广大骑友们不仅感到了对提倡绿色出行时的人性化管理,更在硬件基础上给自行车“大展拳脚”的机会。
从前,骑车的目的只是单纯的代步;如今,自行车作为通勤工具之外又多了一份引领绿色出行的使命。希望在未来,自行车在“大展拳脚”的同时能够重塑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