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产业——体育遇上旅游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也是全国各地的名胜景区、旅行社大张旗鼓地宣传、造势的日子。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这其中,新兴的体育旅游已成为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发展势头不可估量。
    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吸引人们参加与感受体育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参观体育场馆、体育景观,观看体育赛事、体育表演等观光式的体育旅游形式,参与性、亲历性为主的体育旅游产品越来越受追捧,这种被称为体验式的体育旅游甚至成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
    登山、攀岩、徒步、穿越……体验式体育旅游似乎更青睐户外运动,它们正在由少数爱好者参与向大众化的体育旅游方式转变。比如这几年非常火爆的马拉松,在国内跑已不鲜见,跑到世界各地的大有人在。当然,如果觉得跑马太专业的话,像徒步、骑行这样难度系数稍低的体育旅游项目也任君选择。
    而利用本地资源,或名胜古迹、或自然风光、或人文历史,选其一为亮点或打出组合拳的赛事活动更是吸引众多群众。据报道,今年“五一”期间,天津举办了首届体育旅游大会,包括有户外徒步、定向穿越挑战赛、攀岩以及自行车环湖骑行、哈雷机动车骑行等丰富的赛事娱乐活动,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
    从接受体育旅游,参与体育旅游,再到个性化的体验式体育旅游,体育旅游逐渐走上发展的快行道。除了参与者本身高涨的积极性,相关的政策扶持、职能部门的强强联合也必不可少。日前,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发布了《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在调整体育产业结构方面,规划提出与旅游部门共同研制《全国体育旅游发展纲要》。5月15日,在2016中国旅游产业投融资促进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签署了《关于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共设“全国体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共同组织研制《全国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启动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体育旅游项目的遴选,探索建立体育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强体育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体育遇上旅游,是幸福的结合,是健身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更是大家共同的福利。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