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体指导员——展现指导员风采
“10月,为适应羽毛球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开展的需要,有序推进羽毛球职业标准、教材、试题库等研制工作,更好地为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培训提供技术服务、指导与咨询,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专家指导委员会羽毛球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羽毛球专业委员会委员陈晓平说,羽毛球项目是全国第十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的项目,也是第四个成立专业委员会的项目。
羽毛球运动深受大众喜爱,羽毛球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前景广阔。陈晓平介绍,“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工作刚刚起步,要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让他们深入基层,深入市场一线为群众提供科学、规范的健身指导服务。”在他参加的16期培训班中,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把羽毛球指导员作为职业。而且,从收集的意见看,“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有人社部的认可,证书的权威性、通用性、唯一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是指在营利性体育场所的劳动岗位从事体育健身指导工作的人员。而“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是在原国家体委1994年颁布施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简称《制度》)中。“我们所指的‘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同于长期以来在《制度》下所认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陈晓平强调,按照其工作性质和对象的不同,称呼二者分别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
街头巷尾、健身活动站点活跃着一批义务为大家服务、进行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他们是《制度》下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培养出来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是一项公益事业,他们承担着指导人民群众进行科学、向上、健康的体育锻炼和活动的重任,是我国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健身意识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满足街边或广场、公园的简单集体健身活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个性化健身,使身体得到锻炼,又使精神得到愉悦,成了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需要大量专业技能的健身指导人员来满足群众的不同健身需求,这就是市场的客观需要。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全民健身”成为国家顶层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羽毛球专委会的一员,陈晓平深刻地意识到,开展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充分展示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风采,对“全民健康、全面小康”发挥着巨大的潜力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