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波夫:电脑还不具有真实人类的智力
电脑还不具有人的智力,这是国际象棋历史上第12位世界棋王俄罗斯人卡尔波夫日前接受记者采访给出的观点。
近年来,国际象棋界关于人机大战的话题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卡尔波夫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自从1997年当时的世界头号棋手卡斯帕罗夫在人机大战中不敌IBM公司研制的国际象棋电脑软件“更深的蓝”之后,普通公众都认为人已经下不过电脑了;再就是,棋手不太愿意与电脑软件对弈。其实国际象棋电脑软件的优势是计算能力超强,但是一旦棋局进入残局阶段,棋手所具备的创造性就凸显出来了。从这一点来说,电脑还不具有人的智力。
谈到现任男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尔森充当霸主的未来前景,卡尔波夫坦言,目前卡尔森的确有自身的优势,但去年12月在纽约与卡尔亚金进行的世界冠军对抗赛中也暴露出了自己的弱点,即害怕失去世界冠军头衔,而这是他的心理问题。如果他能够克服,那么他就可能长期占据男子世界冠军的位置。但是实力接近卡尔森、而且具有世界冠军潜质的棋手至少有5至7个,首先是卡尔亚金,再就是三个美国棋手苏伟利、中村光和卡鲁亚纳,亚美尼亚的阿罗尼扬、中国的韦奕和丁立人。此外,两位前世界冠军俄罗斯的克拉姆尼克和印度的阿南德也依然具备强大的实力和能力。
说到国际象棋的艺术性,卡尔波夫毫不客气地指出,目前棋手们下出的棋缺乏创造性和艺术力,原因是国际象棋早已迎来了一场计算机革命,再就是比赛规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于很多高水平棋手不会下残棋,我认为,在我、卡斯帕罗夫、阿南德和克拉姆尼克之后,其余的棋手残棋技术都不太强”。
对于目前男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抗赛采取12盘常规赛打平再进行快棋加赛的赛制,卡尔波夫说,他个人认为16至18盘常规赛更为理想。
说起来,俄罗斯男队已经连续七届奥赛与冠军无缘,对此卡尔波夫认为,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缺少一个领军人物,“虽然克拉姆尼克实力很强,但他不是一个团队棋手。我认为,打团体赛时,队中灵魂队员的作用甚至比教练还要重要,他的准备要比队友们充分,了解队伍以及每一个队友的状态,而且还要了解对手”。
多年来,卡尔波夫在全世界开办了多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际象棋棋校,其中在美国开了三所,这三所棋校培养了很多年轻棋手,走出了不同年龄段的美国冠军。此外,卡尔波夫在俄罗斯也非常重视国际象棋推广工作,仅在他所当选国家杜马的俄罗斯秋明州,卡尔波夫就已经在250所中小学校和60所幼儿园里开展国际象棋普及工作。他计划很快在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开办一所卡尔波夫国际象棋学校。
此外,卡尔波夫还积极组织俄罗斯国家杜马与瑞士和德国议会进行国际象棋友谊赛,他将这种做法称作“国际象棋外交”,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相互了解、沟通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