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让健身活动丰富多彩让生活更加美好
在北京,如果提到回龙观和天通苑地区,相信没有多少人会不知道。“回天地区”作为北京最大的居民集聚地之一,有常住人口一百余万人。回龙观、天通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启动大型保障房项目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周边毗邻中关村科学城以及租住成本较低等因素,该地区人口快速集聚。但是,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交通拥堵、职住不平衡、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问题日趋严重。
然而,随着2018年北京市发布《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回天地区”的教育、医疗、交通、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都会有质的飞跃,切实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发展“回天地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大体包括计划回购天通苑地区综合文化中心,用于建设室内运动场所和文化活动场地。在回龙观镇鑫地市场原址,拟规划建设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其中将建设室内体育馆、游泳馆、文化馆等设施。同时,增加室外文体资源,着力打造公园绿地与体育文化设施相结合的市民休憩空间。而这些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修建,将填补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大型综合公共文体设施的空白。
其实,多年来北京市体育系统一直在着力解决困扰“回天地区”体育发展,尤其是全民健身发展的难题。以去年为例,北京市体育局积极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居民办实事,在4个街道、乡镇的32个社区、行政村配建440件室内外健身器材。今年,还将投入600万元在“回天地区”更新全民健身路径32套,新建健身路径3套、篮球场2片、乒乓球长廊1片;在5个公园、社区修建健身步道4.5公里。
除了修建健身设施,让更为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走入“回天地区”,也是促进当地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内容。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乐享生活“回天地区”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率先进行的羽毛球比赛,吸引了生活在当地的众多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大家在比赛场上以球会友,相互交流。通过体育健身的方式,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大家的友谊。比赛中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情景,一些住在同一小区,甚至是同一栋楼的老街坊,在比赛场上“隔网对话”;平时只有上下楼才打声招呼的邻居,因为一场羽毛球赛而加深了了解。很多人在赛后更是相互约定今后要一起多打球、勤锻炼。
人们常说,体育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助推剂。在“回天地区”,因为体育的发展而为百姓带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仅会推动当地的社会建设,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情感。
体育让生活更美好。(转自3月5日《中国体育报》06版)